华菱涟钢绿色蝶变花园式工厂

华菱涟钢绿色蝶变花园式工厂

  • 2021年01月15日 11:30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涟钢,华菱涟钢,钢材
[导读]湖南娄底因钢而兴,先有工厂后有城,十里涟钢与这座城市紧紧融在一起。
中国铁合金网讯:
涟钢厂区
 
“水墨钢城”描绘花园工厂
  湖南娄底因钢而兴,先有工厂后有城,十里涟钢与这座城市紧紧融在一起。
  冬日暖阳,钢索桥下,一湾碧绿的涟水蜿蜒穿过。岸上草地里,几名美术爱好者正在认真写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眼前的涟钢:整洁楼房,花园式工厂……他们背后,炼钢炉中滚烫的钢水火光四溅,场面壮观。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样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在多年前,涟钢市场部职工罗艺杰连想都不敢想。“我是1993年到涟钢的,那时在车间做一线工人,到处都是灰尘,回到家满脸黑,媳妇都认不出了。”罗艺杰说,当年很多人吐槽涟钢的污染,最常说的是“天天拿灰尘做饭吃”。
 涟钢美术爱好者
  “我现在正在创作一组‘水墨钢城’的系列作品,到时候让大家都看看咱们钢铁新城的崭新风貌。”罗艺杰开心地介绍,他的作品中,高大的工业建筑与绿树、花鸟相映成趣,表现出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审美力量。而激发罗艺杰创作灵感的,正是涟钢脱胎换骨的新生。
  近年来,涟钢集团铁腕治污、自我整容,累计投入环保资金20亿元,先后实施了100多项节能减排、超低排放项目;投入超过10亿元,拆掉老旧厂房植树种草,如今涟钢厂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工厂。
三代涟钢人见证时代变化 
  肖文祥、肖强、肖浩一家三代涟钢人
  “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时候,涟钢哪有那么大的房子,没有的。”画家们笔下的花园式工厂,对83岁的退休职工肖文祥来说有着更深的感受。
  1958年9月17日,涟水岸边淬火成钢,涟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改写湖南省木炭炼铁历史。1959年,涟钢轧出第一根钢材,填补了湖南无钢无材的空白。肖文祥那时是涟钢的第一批职工,涟钢建厂,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用锄头扁担干出来的。
  涟钢投产后,肖文祥进入运输队当司机,他的工作是开着小货车,往厂里拉回铁矿石等原材料。
  1983年肖文祥退休,儿子肖强接过他手中的方向盘,也成了运输队的一员。与父亲不同的是,肖强是开着大卡车将钢产品运送到全国各地。此时,涟钢在探索产量上升的途中,也实现了钢材质量提升。1981年和1986年,涟钢生产的“双菱”牌热轧带肋钢筋,两度获得国家银质奖(最高奖)。
  2019年,肖文祥的孙子肖浩大学毕业后,进入到涟钢能源总厂,成为发电三车间的一名技术人员,他和同事们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新技术运用、工艺优化,有效提升设备运行绩效。
  2019年,华菱涟钢能源总厂累计发电标煤耗同比降低15%,创历史最低水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一家三代涟钢人,我爷爷那一代贡献体力,我父亲那一代贡献技术,我这一代贡献智慧,我相信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下,会将涟钢建设得更加好。”肖浩坚定地说道。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涟钢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吨,它不仅哺育了肖文祥一家三代人,也哺育出一个因钢而立、因钢而兴的城市。如今,涟钢的产品市场由过去单一的建材领域,拓展到汽车、家电、工程机械、船舶等诸多领域,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卡塔尔购物中心等一系列的“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上,“涟钢制造”熠熠生辉。
 
转自网络
  • [责任编辑:wenxin]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