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从“钢”到“钒”,打开发展新空间 承德市双滦区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从“钢”到“钒”,打开发展新空间
10月30日,2025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正式发布,我省有7个集群榜上有名。承德市双滦区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位列其中,成为承德唯一入选的产业集群。该集群集聚企业115家,建立起从钒钛矿开采、冶炼到高端材料研发、储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集群内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2024年营业收入达238亿元,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龙头企业领跑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承德与四川攀枝花齐名,是世界上钒钛磁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双滦区则是最早发现和利用钒钛磁铁矿的区域。钒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味精”,钛则有“第三金属”“未来金属”之称。随着航空航天、海洋船舶、医疗、新能源等产业快速发展,钒钛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价值持续凸显。
承钢公司作为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钢厂,曾以钢铁为主导产品,少量添加钒元素以提升钢材耐磨性、韧性和耐腐蚀性。但近年来,钢材市场需求萎缩、竞争加剧,加之钒产品90%依赖钢材产业链,受钢材价格波动影响显著,稀缺资源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其‘单腿跳’,不如‘双脚跑’。必须摆脱钢材行业束缚,掌握市场主动权。2019年,承钢公司牵头组建了河北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马瑞峰说,2022年8月18日,承钢公司正式更名为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发展重心转向非钢领域,聚焦高纯钒、航空级钒铝合金、航空级片钒、钒电解液和高纯钒催化剂等高端产品,在钒钛新赛道上开拓进取。
2023年6月,钒钛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启动,园内首个年产500吨、纯度达99.6%的高纯钒产线顺利投产,使企业高纯钒产能跃居国内领先水平,成功跻身非钢材料高端领域。
“98%纯度的钒可用于钢铁冶炼,而99%以上纯度的钒才能满足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需求。这1个百分点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马瑞峰说,他们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转变研发理念与市场方向,最终在非钢领域打开全新发展空间。
如今,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钒年产量从30年前的800吨飙升至现在的3万吨,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涵盖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50钒铁、80钒铁、氮化钒、高纯氧化钒、钒铝合金等多个品类,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钢铁冶金、超导材料和陶瓷印染等领域。其钒产品产量占国内总量的19%、全球的11%,获评“国际质量钻石星奖”。
作为集群龙头企业,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持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总产值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长速度。目前,企业已拥有近150项钒钛技术专利,亚熔盐法清洁提钒、商用钒电池电解液制备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三大钒钛钢铁工业基地之一。
链条延伸升级 完善集群生态体系
11月5日,位于双滦区的河北美富淦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钒钛高端数字化系列冷轧生产制造生产线和热镀锌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不断成型的各类高端建筑板、结构件、高强五金、家电板等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五金、家电与轻工行业。该公司生产的0.18毫米极薄规格的冷轧钢带,在同行业属领先水平。
在承德新新钒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年产3.3万立方米的高纯钒电解液生产线有序运行。该企业实现了从钒电解液、质子膜到电堆模块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填补了河北省在钒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空白。
如今的双滦区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形成以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美富淦、新新钒钛、睿索固废等细分领域领头羊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集群构建起覆盖钒铁资源采选与固废综合利用,以高端钒钛材料研发、含钒特钢冶炼与深加工、钒渣提钒、钒基新材料为主打,延伸至钒储能与装备制造等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依托龙头企业的技术辐射,双滦区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不断延伸,在储能、高端材料等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双滦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春涛表示,该集群的发展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先后荣获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称号。2024年集群营业收入达238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62.34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统筹部署与精准施策。双滦区参照《承德市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2025年承德市特色产业集群工作要点》《2025年承德市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工作要点》等文件,制定契合该区实际的实施方案与工作要点,围绕龙头带动、共享智造等重点领域靶向发力,加速推动集群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升级。
双滦区还成立推进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细化任务分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效推进合力。对于未来3年的发展,双滦区将聚焦钒钛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与战略定位,围绕强化资源高效利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全产业链生态三大重点,着力构建“高端材料引领、绿色制造支撑、多元应用拓展”的现代化钒钛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钒钛产业链现代化示范基地核心区。
“我们将逐一落实强化产业链实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数字化升级、深化集群开放合作等重点任务。”刘春涛说,到2027年,集群内优质中小企业数量预计将从2025年的43家增至50家,发明专利将从142件增加到190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深化共享智造 激活集群发展动能
11月7日,中国钒荣网上公示的钒市场行情显示:普通钒每公斤价格在1280元至1350元之间;99%纯度钒粉每吨价格为72366元至74131元;99.5%纯度钒粉每吨价格86486元至89134元。作为全国首个以钒产业为核心的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平台,中国钒荣网已为全国80%以上的重点钒钛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实现钒产品交易与信息服务的高效对接。
传统钒钛产业面临信息零散、监管滞后、协同不足等发展难题,而数字赋能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中国钒荣网是承德传统钒钛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关键一步。它依托承德全球领先的钒钛资源基础,用数字技术重塑产业链,打通‘矿山—冶炼—新材料—储能’的全链条,实现从资源型经济向科技型经济的跨越。”中国钒荣网负责人石文硕说,中国钒荣网不仅是一个网站,更是一座连接资源与市场、技术与资金、政府与企业的桥梁。
目前,依托中国钒荣网,双滦区构建起原料集采和贸易物流共享模式,整合钒钛矿、特种钢材等共性化采购需求,建立数字化采销系统,实现供应商管理、订单匹配、物流协同全流程透明化。同时,集群打造覆盖“采—冶—研—用”全环节的钒钛产业大数据中心,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核心数据资源,提供市场分析、需求预测等精准服务,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共享载体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网站注册企业用户达82家,上线专利价值1.3亿元。
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双滦区依托河北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钒钛材料创新联合体”,开放共享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性能数据库,集中力量开展高纯度钒钛提取、低碳冶炼工艺等共性技术研发,并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研—产—销”数据互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集群整体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活力的持续激发。目前,集群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4个国家级平台,以及河北省钒钛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22个省级创新平台。依托这些平台优势,集群先后与清华大学等院校深度合作,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级重大课题,成功落地绿色低碳提钒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高纯五氧化二钒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重点项目,攻克99.6%高纯钒、航空级片钒等行业关键性难题,形成引领“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集群发展范式。
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领域,双滦区同样成果丰硕。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能耗数据监测”“质量精准追溯”“先进过程控制”3个场景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建设项目、中国钒荣网等4个项目入选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
- [责任编辑:tianyawei]



收藏
打印
信息快递
行业报告
期刊杂志
企业名录
短信彩信
数据定制
会议服务
广告服务
贸易撮合
企业网站建设














在线询价
联系方式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