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乌兰察布正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任务,谋篇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型化工、现代服务业、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个千亿、一批百亿产业集群。
乌兰察布风光富集、负荷充足,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先天优势。远景、运达、明阳等一批头部企业落地投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聚链成群。全球规模最大、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项目并网运行,国内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地区输氢管道示范项目加速推进,三峡、京能、爱德曼等一批储能、氢能装备制造项目相继落地。
我们围绕“制造+应用+服务”全链条,重点引进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制造、运行维护,以及氢能、储能等上下游企业,打造全国新能源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乌兰察布绿电充沛、电价优惠、地质稳定、气候冷凉,是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之一,拥有直通北京144芯双回路光缆,时延在4毫秒以内,获得“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东数西算”标杆城市等荣誉。华为、苹果、阿里、快手等63个数据中心相继落地,目前算力总规模达7.1万P,今年年底算力规模达12万P,智算占比90%以上,“从云到端”的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我们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聚焦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重点引进智算中心、数据应用、算力装备制造,以及人工智能研发制造、人工智能应用等企业,打造服务全国的绿算保障基地、大模型训练基地、高强度推理基地。
乌兰察布是全国最大的铁合金、PVDF、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吉铁、新太元、三爱富、永和、旭阳等一大批企业建成投产。铁合金产量1132万吨,占内蒙古72%、全国31%。
我们围绕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引进碳基新材料、岩基新材料、氟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铜基新材料、钼金属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等企业,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创新示范基地。
乌兰察布是中国马铃薯之都、燕麦之都、草原酸奶之都,是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美国蓝威斯顿、日本卡乐比、北京凯达、上海蓝天、山东希森等头部企业纷纷落地,构建起马铃薯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薯条加工基地。后旗红土豆、阴山优麦、卓资西兰花、中旗红胡萝卜、安格斯牛肉、杜蒙羊肉、兰格格酸奶、田牧冰淇淋等特色农畜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打响,认证绿色有机产品307个、名特优新产品100个。
我们围绕“麦菜薯、牛羊乳”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引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打造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乌兰察布自古就是草原丝绸之路、欧亚万里茶道的交通要塞,如今更是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全国首个中欧班列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培育运营班列线路22条,通行“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19个城市。
我们围绕枢纽经济,重点引进商贸物流、仓储加工、跨境电商、外资外贸等企业,全力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乌兰察布拥有4A级旅游景区13家、3A级旅游景区9家,特色民宿162家,获评等级旅游民宿23家,居内蒙古第1。10家营地街区荣获自治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乌兰察布之夜”“草原之旅”“冰雪之恋”等品牌火爆出圈。“旧轨还乡”唤醒了游子的乡愁记忆,让乌兰察布再次成为诗和远方。
我们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重点引进旅游投资开发、观光旅游运营、低空旅游配套服务等企业,打造低空旅游集聚区,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推动全域四季旅游提档升级。
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