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近日,自治区工商联举行2025年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展现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强劲活力与发展韧性,凝聚着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为深入总结推广百强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激励更多民营企业奋勇争先,自治区工商联特选取部分入围企业进行系列宣传报道,为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借鉴。
内蒙古新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新钢联(山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产业集团,是一家跨区域、 国际化铬铁生产企业 ,拥有印尼、津巴、南非和国内四大生产基地。国内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旗下拥有12家生产企业 ,主要分布于丰镇市、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商都县和化德等地区,铬铁年产能300万吨 ,年产值240亿元 ,现有员工6000余人,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2024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排名第15位,连续五年蝉联乌兰察布市排名第1位。2024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479名,乌兰察布市唯一跻身榜单企业。
2019年,新太集团和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合作,共同投资成立内蒙古新太元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新太元公司)在丰镇市工业园(西园区)建设年产80万吨高碳铬铁,该项目已成为全球工艺技术最先进、生产效率最高、资源综合利用最好的铬铁行业标杆企业。
新太集团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落实自治区党委“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按照内蒙古遏制“两高”项目低水平发展和乌兰察布市委、政府对铁合金行业提出的“三个一批”(淘汰退出一批、技改升级一批、延链强链一批)和“五化改造”(除尘密闭化、能耗值标杆化、资源循环利用化、绿能化、智能化)工作要求,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加大生产绿色化、作业标准化、装备智能化的研发投入力度,深化企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
除尘密闭化方面,矿热炉全部实现密闭冶炼、尾气净化和回收利用。原料全部进筒仓,不落地、全封闭,储料、配料实现一体化、自动化。全厂配备多套除尘灰密闭管道输送系统和密闭罐车,所有除尘灰均采用密闭输送,有效避免了粉尘二次污染。全厂配备多台现有除尘器,总过滤风量275万m3/h,实现原料、布料、出铁、浇铸、精整全流程覆盖率100%。
能耗值标杆化方面,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球团热装生产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提高冶炼效率,产量提升30%,电耗降低30%(1000度电),减少能耗近10万吨标准煤/年,减少碳排放24.6万吨/年 矿热炉冷却循环水采用闭式循环技术,较传统方式吨铁节约用水3%。气力提升过滤冲渣用水,较传统方式吨铁节约用水7%,两项合计吨铁可节约用水10%。
资源循环利用化方面,7.7MW煤气内燃机发电机组,年发电量4928万kwh;占年总用电量2.2%,减少能耗6056吨标准煤/年,减少碳排放1.49万吨/年。35MW煤气高温超高压气轮机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4亿kwh。占年总用电量10.73%,减少能耗2.95万吨标准煤/年,减少碳排放7.26万吨/年。回收热铁水及热渣的辐射热,烟气尾气的余热等热能进行发电。新建15MW余热发电机组,年发电量7590万kwh,占年总用电量3.39%,减少能耗9328吨标准煤/年,减少碳排放2.29万吨/年。在铬铁冶炼废渣综合利用上探索新路。2021年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铬铁渣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及成果发布。
绿能化方面,规划建设6MW光伏发电。目前已建成2MW光伏发电,年发电量385万kwh,占年总用电量0.17%,折合减少能耗474吨标准煤/年,减少碳排放0.12万吨/年。综合节约标准煤14.53万吨/年,降低碳排放35.74万吨/年:电耗节约10万吨标准煤,尾气发电节约3.56万吨标准煤,余热发电节约9328吨标准煤,绿能节约474吨标准煤。
智能化方面,新太集团坚持以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为引领,加大制造智能化水平和研发投入力度,引进瑞典UHT水淬粒化,采用了远程中央控制、出炉机器人、扒渣机器人、皮带巡检机器人、自动造球、自动控炉、自动分析仪等大量行业创新、集成技术和装备,人均年产铁达到1500吨,劳动生产率较传统作业的3-5倍。
新太集团自2016年以来在铬铁行业率先开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已投资6600余万元,建设集团化的IT管理平台,打造商业创新平台(BIP),聚焦生产层面精细化管控、标准化操作、智慧化决策等课题研究,打造数智制造示范工厂,构建铁合金产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行业应用研究。2019年通过自治区“两化融合”贯标验收。2020年荣获自治区万户企业登云标杆示范单位。2022年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3个。2022年获得工信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全国三等奖。
新太集团向管理要效益,实施精益化管理,推行标准化建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损耗、增强安全意识、实现科学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编制冶炼、球团、净化、公辅等71份生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用标准化操作对生产中各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编制《自焙电极管理技术标准》、《炭材理化指标技术标准》、《矿热炉的工艺、设备操作标准》、《氧化球团建设标准》。编制电气设备、公辅设备、炉座机械设备、球团机械设备等77份点检作业指导书,加强点检作业标准,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建设安全信息化平台,生成安全“一表化”清单,明确管控责任人,实现风险预判和措施预控,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新太集团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院校深化合作,建成铬铁高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创新港,启动产教联合体、共同体和实践中心建设,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索“互联网+”等新型融合式培训。建设铬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约5661 ㎡,分为实操实训培训区、基础技能培训区、生产数字化指挥区三个功能区,以“实际、实用、实效、实践”为原则,重点培养9类铁合金行业核心人才,打造“学、练、考、评”四位一体的实操实训基地。推动高端人才培养,与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规划研究院等高校通过项目合作方式培养行业高端技术人才,推进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校企校”国际化人才培育,与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津巴布韦哈拉雷理工学院建立“校企校”合作,培养国际化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新太集团坚持技术研发与生产规模并举,走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低碳冶炼的道路,创建了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获得了114项专利技术。与南非Mintek(明泰科)、北京科技大学、冶金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在原料、工艺、装备、环保、废渣多领域协同发展创新工作,近五年科研累计投入8.1亿元,占年销售收入3.8%,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探索行业技术变革,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参编行业内各类标准21项,其中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9项。
铬作为24种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99%以上。新太集团将国家战略铬资源保障者作为使命定位,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2021年3月8日,在南非收购储量6000万吨铬矿山和产能10万吨铬铁冶炼厂并点火投产,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境外战略铬资源的铬铁生产企业。2022年8月,取得津巴布韦投资许可证,标志津巴布韦冶金特区项目正式启动。2023年1月津巴布韦焦化项目奠基,标志着津巴棕榈河园区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全球首家全产业链铬铁冶炼园区。
未来,新太集团将在资源节约、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智能装备上持续投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全球一流铬铁全产业链生态圈,助力乌兰察布市全力打造“世界绿色铬都”,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来源:内蒙古新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工商联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