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四高”之下练内功 三大实招保目标

攀钢“四高”之下练内功 三大实招保目标

  • 2010年02月01日 09:16
  • 来源:

  • 0
  • 关键字:钢价 钢铁 钢
[导读]


   
开年以来,钢市响起涨价声。第一个交易日,全国各地的钢材市场价格全面上扬。在一周内,一些地区的建筑钢材价格平均上涨了100元/吨以上,中厚板市场价格更是大幅上涨,最大涨幅达到了200元/吨,其它的冷热板,工、槽、角等型钢市场价格也有所上扬……
        
钢材价格的上涨,让我们对完成今年扭亏为盈目标又多了一些信心、多了一分希望。从行业情况来看,由于国内经济回升势头比较明确,目前国内钢铁业下游需求有一定的回升,如汽车、房地产等方面的需求都在增加。从国际经济来看,似乎也在逐步回暖,这给钢价回升创造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另外,开年之初国际原油价格有一定的反弹,铜、铝等有色金属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钢价的上涨,从种种迹象来看,钢材市场出现了震荡回升开局。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钢铁市场开始走向“春天”。有专家指出,这一波上涨行情缺乏下游终端行业的有效需求支撑,不是需求释放导致钢价的高走。尤其是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时下正是需求的淡季,且看全国这么多地区,到处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强冷空气袭击,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建筑工程如何施工,建筑钢材又有多少需求。一批小型钢厂看到钢市回暖,生产热情不减,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钢厂的高产量,造成社会的高库存;上游行业的频频调价,造成钢材的成本越来越高。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在“低需求”的环境下,这“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的综合因素,集聚了市场的“高风险”。
        
因此,我们决不能在开年的“小阳春”面前迷失我们的基本判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部分产品产能结构过剩的事实,整个钢铁市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一种平均利润为零的态势,钢铁企业仍面临严峻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多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弱、改革滞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已成为我们发展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对形势的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职代会的安排部署上来。
        
一是要把功夫放在对市场走势的科学研判上。在当前这种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市场价格波动频率会更快并成为一种常态,科学研判市场的能力决定了企业抢占先机、最大额度赚取利润的水平。这就对我们的营销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价格走势,其幅度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只有准确预测出价格峰顶的出现时间,我们才能提前做好供给的准备,在市场好的时候多赚钱;也只有准确预测价格峰谷的出现时间,我们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二是要把力气放在控制成本上。平均利润为零,并不是每一项钢铁产品的利润都为零,是赚钱还是亏本,就取决于企业的成本是高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成本,还是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成本。从整体上来看,攀钢的成本离行业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因此,继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狠抓全员、全方位降本增效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要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倒逼机制,推行目标成本责任制,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坚持以生铁成本控制为龙头,强化工序成本控制,发挥自有钒钛铁精矿的优势,优化原燃料结构,强化生铁成本竞争优势;要继续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的刚性约束,从严从紧控制费用。
        
三是要把精力放在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上。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攀西资源,有着正在提升的发展潜力,再加上逐渐显现的改革效应,只要我们全力做好投产项目的达产达效攻关,让方圆坯连铸机、捣固焦等充分发挥品种调剂能力和降低成本的优势,就一定能够较好地优化品种结构,进一步增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股市有风险”的忠告,对钢市也同样适用。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博行情,把完成奋斗目标的希望寄托在市场的转暖上。当钢价大涨时,我们要用心把握行情,顺势而为,把握机会,将该赚的钱赚到手。当钢价下跌时,我们更要苦练内功降成本,发挥优势御风险。

消息来源攀钢网站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