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武钢人多年期盼拥有自己的海港码头的梦想,终于在5月4日得以实现。当日12时18分,浙江舟山凉潭岛,风平浪静海阔,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艘满载铁矿石的17万吨级外轮“克里斯汀”号稳稳靠泊武港有限公司码头,等候多时的公司员工击掌欢呼,庆贺武钢第一座海港胜利开港。
浙江舟山武港码头位于舟山市凉潭岛,濒临虾峙门和条帚门两条国际航道,由武钢集团、宁波港集团、浙江和润集团分别出资51%、25%、24%于2008年4月8日组建,同年7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
该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建有1个25万吨级铁矿石接卸泊位(可靠泊30万吨级船舶),1个5万吨级装船泊位和2个1万吨级江海直达装船泊位,以及容量为135万吨的堆场。
据悉,武港码头工程于2011年12月建成,2013年3月获交通运输部口岸临时开放批复。
武港码头设备先进,卸船码头配备有2500吨/小时的桥式抓斗卸船机3台,装船码头配置有5000吨/小时的装船机2台,陆域场地配备有额定能力5000吨/小时的堆取料机3台。码头水深优越,卸船码头前沿水深为27米,装船码头前沿水深为16米,可适应5000吨至30万吨级船舶作业。同时,码头口岸配套完备,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边检、海事等口岸查验可一站式完成。
据武钢港务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舟山武港码头是目前华东第一大港,其开港对武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可为武钢的生产原料供应提供安全保障。国内钢企严重依赖进口铁矿石,武钢原料80%也靠进口,需要从国内几大海港进行中转,武钢经常因为装船能力不足,面临“等米下锅”的窘境。舟山武港码头开港后,武钢在原料转运能力上具有独到优势。
另一方面,可为武钢节约大量成本。因武钢地处内陆,每年有大量的成本“扔”到江海之中,且原料在中转时若遇海港码头吞吐能力不足,武钢每天还要支付滞期费。有了自己的海港码头后,武钢可大量减少相关支出。(来源:荆楚网)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