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镁行业面临“行业手术” 民企临大考

中国镁行业面临“行业手术” 民企临大考

  • 2010年05月11日 11:56
  • 来源:

  • 0
  • 关键字:镁 行业准入
[导读]
 
中国镁行业即将迎来数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业手术”。4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镁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准入条件对镁冶炼企业的规模布局、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资源能耗、综合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准入限制。
  
对我国小而散的镁行业市场而言,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或许将掀起一场猛烈的市场整肃风暴,我国镁业格局可能会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镁市苦轮回
 
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富二代”李铭涛遇到了烦心事,父辈辛苦打拼为自己创建的镁厂处在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而这正缘于已公示的准入条件。
 
李铭涛的镁厂位于河南小城鹤壁。父亲在1995年镁行业最火的时候创建了这个年产原镁8000吨的厂。而在鹤壁,像这样规模的厂同期建设了近80家。随着投资规模无规划地扩张,镁价开始下跌,李铭涛父亲的工厂陆续减产。
 
虽然镁厂当时的效益并不好,但当父亲把经营了10年的厂子交到李铭涛手里时,资产还是达到了近2亿元。
 
“2005年接手后就听说国家发改委要制定准入条件,当时心惊胆战。虽然以厂子的资金实力,就算进行规模改造也不成问题,但面对当时低迷的镁价,投入巨资改造工厂的风险非常大。”李铭涛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讲述接手镁厂时的困境。
 
然而,对李铭涛而言,幸运的是准入条件迟迟没有发布,并且镁价在2008年迎来了新一轮的疯涨,成本在每吨1.5万元左右的原镁卖出了3.9万元的高价,此次价格疯涨又让李铭涛的镁厂赚了个盆满钵满。
 
同1995年的情况一样,随后镁冶炼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而疯狂投资热潮带来的是镁价的又一次下跌。
 
果不其然,随后,在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影响下,镁价持续走低,在今年已经跌破成本价。
 
而李铭涛这次面临的困难要比他刚接手时更大。面对准入条件的即将颁布,李铭涛需要选择是否在镁价低位的时候增加投资。
 
“2005年面对市场不好的情况我可以选择限产或停产,等待金属原镁需求旺盛和价格高的时候复产。而目前的情况是,要想继续留住工厂的产能,就要增加投资。市场不景气和增加投资两个困难同时摆在我的面前,这让我更难抉择。”李铭涛对记者说。
 
产能严重过剩
 
“即将要发布的准入条件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产能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准入条件起草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高级顾问孟树昆(下称中国镁协)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准入条件明确规定了对镁冶炼企业的产能限制:“现有镁冶炼企业生产能力准入规模应不低于1.5万吨/年;改造、扩建镁冶炼项目,生产能力应不低于2万吨/年;新建镁及镁合金项目,生产能力应不低于5万吨/年。”
 
据记者调查,我国镁冶炼行业目前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镁协发布的《2009年镁工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镁协统计的64家镁冶炼厂的产能为131.85万吨,原镁产量为50.18万吨,其中过剩的产能超过了80万吨。
 
据了解,我国镁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价格的原因造成投资过热,二是因为从多个层面上对金属镁的认识没有完全提高,无论是国家方面还是应用企业方面都存在应用意识欠缺,所以导致不能完全拉动国内需求。去年50万吨的镁产量在国内只消费了17万吨,这也说明了我国对镁的应用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虽然产能严重过剩,但我国镁冶炼企业的规模化程度却极低。在全国64家企业中,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只有15家,而如果根据准入条件细分,则只能剩下9家。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如果从集中度上看,可能还更少。”孟树昆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国内镁产量最大的太原市同翔镁业有限公司,虽然年产能有15万吨,但分散在27个分厂。如此看来,每个厂的年产能平均不足1万吨,按照我们准入条件几乎每个分厂在产能方面都需要改造。
 
记者发现,如果把准入门槛确定在产能扩张方向上,新的产能过剩有可能将进一步加大。“如果把现有的1.5万吨/年以下的企业产能都扩大到2万吨/年,现有的过剩产能将进一步拉大,这似乎与设立准入条件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了。”许多人士对此表示疑问。
 
“我们这次准入条件主要针对新上的项目。当前无论是国内资本还是国外资本都处于投资热潮时期。据我们了解,现在有的项目一上就是二三十万吨,与这些相比,增加几千吨的产能不算太高。”孟树昆解释道。
 
民企临大考
 
“准入条件更多是考量企业的综合能力建设。”孟树昆指出。
 
据记者了解,准入条件不仅对产业规模进行了限制,也对资源、能耗等方面进行了限制。特别是能耗方面,原来生产1吨原镁的能耗值是10吨标煤,现在,准入条件规定为5吨标煤。“既定的煤耗指标是通过准入条件中的设备要求实现的。准入条件在装备要求上规定必须应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还原炉,它的节能效果比较明显,也是实现煤耗减半的根本。”孟树昆说。
  
孟树昆给企业算了一笔账:扩建改造这项技术的成本大概是每台炉140万元左右,但能耗可以下降50%。以前生产1吨镁需要10吨标煤,现在只需5吨。以每吨煤1000元的价格计算,1吨镁就节省5000元。这样计算,快则七八个月,慢则一年,就能收回技术改造的投资成本。
  
“问题是改造完成后我不能生产!”李铭涛认为,以目前的镁价和市场看,低于成本价的生产不可能进行,而不用于生产的技术改造,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似乎作用不大,还占用现金流。
  
镁冶炼行业在技术改造方面一直落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镁冶炼企业几乎全是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搞技改由国家拿钱,我们企业搞技改要掏自己的腰包。当然,如果市场行情好,我们可以技改。但关键是现在行情不好,我们花钱投入了也根本没有效益产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镁企老板向记者抱怨。
  
“这其实完全是说辞,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你让他停止生产,搞装备和技术改造,他根本就不肯。多产镁多赚钱,就算煤耗多点他也一样有钱赚。”孟树昆对镁企的说辞给予了还击。
  
“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改扩建镁冶炼建设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得立项、核准、备案,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电力部门依法停止供电。被地方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撤销或责令关闭的企业,有关部门应依法撤销相关许可证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准入条件中监督管理条款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镁企下了最后通牒。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