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ycorp宣布帕斯山稀土矿即将恢复开采

Molycorp宣布帕斯山稀土矿即将恢复开采

  • 2010年12月28日 09:26
  • 来源:

  • 0
  • 关键字:Molycorp,稀土
[导读]

12月20日,接受了日本参股的美国联合石油集团钼公司(Molycorp)宣布帕斯山稀土矿即将恢复开采。业界在评估了该公司生产潜力后,认为只要澳大利亚矿产公司也加入到增产队伍当中,中国对稀土贸易的“垄断”不久即将打破。这样的说法比起前些天的口诛笔伐变了调门,西方国家终于承认只要自己肯生产,中国就垄断不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垄断”地位这样被轻松打破,中国人还能拿他作为“政策工具”(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语)来要挟西方世界?

谁制造了“中国威胁”

说起帕斯山,在上个世纪可谓大名鼎鼎。1949年探明的帕斯山矿床矿脉厚度达2.4公里,1951年被Molycorp公司购买后,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年产4万多吨的超大型稀土矿。考虑到当时世界的稀土需求远小于今天,一个帕斯山几乎可以满足整个世界的有效需求。美国在那个时候稀土供应垄断者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到了2002年,该矿山因为疲于应付加州民众的一系列环境污染诉讼,开采活动才戛然而止。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年的美国内外,帕斯山的沉寂并没有引起任何战略方面的担忧或舆论的质疑。从环境角度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因为执行了比美国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早已对粗放式的矿山开掘工作叫停。而从供应角度看,印度、越南、俄罗斯这些潜在的稀土供应国,因为稀土资源供应量过大、相关贸易低价位运行等原因,对稀土开发工作缺乏足够的兴趣。也就是说,稀土资源的拥有者们,无论穷富在当时都没觉得自己不生产会带来什么了不得的“战略威胁”。而管制一度较为疏松的中国稀土,是在无人竞争也无人喝彩的情形下担当了“垄断供应商”的角色。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稀土虽然号称“工业黄金”,其实从市场价格上看说它是“工业萝卜”倒更贴切。中国之所以能够“垄断”,并不是靠有意的低价倾销战略做到的,而是小矿床长期自相残杀、过度开采造成的。中国以占全球储量36%的肩膀,却担负了世界95%的需求。究竟是中国的被动独占市场是恶意,还是西方世界使够了、用足了还往家大肆囤积才是恶意?这样的说辞都会在帕斯山重见天日时烟消云散,因为只要帕斯山的稀土一朝外卖,整个世界就会知道中国稀土以前的价格对世界工业发展有多大贡献了,也会看到破除所谓“中国垄断”是多么容易而又荒唐了。

中国责任和中国“亏欠”

稀土贸易垄断者的大帽子不分青红皂白地被扣到了中国的头上。日本媒体直指中国要引发日本的“产业海啸”,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多次在公开场合称中国的做法“不能理解”。但值得玩味的是,日本用中国的稀土完成了自己20年的战略储备,其储备额超过中国这个原产地,而美国则因为8年的停采,其稀土地质藏量已经与中国接近持平。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两个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的国家反而对中国加强稀土资源绿色开发的策略表示出了难以理解的态度。

西方如此荒谬的指控,在任何方面都缺乏最起码的论据。但它仍然变成了2010年一个重要的全球化话题,甚至造成了世界能源期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很多人已经对中国该承担怎样的国际责任有了一个过高的期望或者说苛求。

从2008年开始,长期充当世界引擎的西方世界出现了很多问题,经济复苏前景不明确和国家债务激增,使得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显得有些扎眼。在很多满脑子“零和博弈”的国家看来,中国的发展与西方世界的失意必然有着某种因果关系:要么是中国占了便宜,要么是中国耍了阴谋,总之西方世界普遍产生了一种被剥夺被损害的负面情绪。在他们看来,中国目前的发展是欠了西方很大人情的,所谓的中国责任和中国亏欠意思比较近似。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这样一个能源进口国,怎么可能去搞能源战争?但是在“中国亏欠论”的视角下,这一切就好解释了。一个有所亏欠的人不想着报恩却讲什么平等,道德的愤怒已经先于理性的思维给中国定下批评的基调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与西方的中国责任论就此分道扬镳,二者在价值取向的分歧决定了其内涵的完全不对等。这才是稀土争端不按逻辑进行的原因。(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问题青年学者 于海洋)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