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体系建设 重构矿业新秩序

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体系建设 重构矿业新秩序

  • 2014年05月23日 14:26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铁矿石
[导读]中国铁合金网讯:历经10年,我国钢材价格跌回到1994年以前的水平,而铁矿石价格上涨了近4倍。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如同套在中国钢铁业身上的“枷锁”,不仅吞噬着行业微薄的利润,也日益影响到钢铁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的战略安全。铁矿石成本高与产能过剩、环保压力一起,成为我国...

中国铁合金网讯:历经10年,我国钢材价格跌回到1994年以前的水平,而铁矿石价格上涨了近4倍。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如同套在中国钢铁业身上的“枷锁”,不仅吞噬着行业微薄的利润,也日益影响到钢铁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的战略安全。铁矿石成本高与产能过剩、环保压力一起,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跨越的三大门槛。

  资源困境如何从根源上破解?国内铁矿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面对国际矿业巨头的“围追堵截”,国内矿山的崛起须应对哪些挑战?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中国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副会长邵安林。

  战略反思,破解资源困境

  “导致我国钢铁工业陷入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体系的建设滞后,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缓慢,导致进口铁矿石依存度过高,全行业的利润都被国外矿业公司攫取了。”邵安林认为,要彻底结束受制于人的局面,根本途径还是要对铁矿行业的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系统思考铁矿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钢铁行业的意义。

  “实际上我国并不缺铁矿资源,现已探明的铁矿资源量就有775亿吨,完全可以对钢铁工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但遗憾的是,由于我国贫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连续10年的高矿价,不仅钢厂损失了巨额效益,矿山也错失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让邵安林感到特别痛心。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国产铁矿石自给率要达到45%以上。就目前国内铁矿的开发现状来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尽管近几年我国矿山产量快速增长,但大多是在补充消失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实际增产数量较小。国内矿山总体发展缓慢,产业链不合理,竞争力不强。

  邵安林认为,资源禀赋差、行业发展缺乏理论指导和系统规划设计、铁矿山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弱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造成了决策层信心不足,没有及时制定战略,对贫铁矿山大规模开发利用不足。

  “可以说,这些年中国铁矿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依然没有根本改善。”据邵安林介绍,一直以来矿山项目立项、核准程序复杂,实施难度很大。同时,目前国内铁矿山行业综合税率已达20%,远高于国外矿山水平。沉重的税负影响了国内企业投资和开发铁矿的积极性,束缚了矿业的发展。

  “值得深刻反思的是,单从经济安全的角度考量,我国在过去的10年里如果不大量进口海外铁矿石,而是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发展矿业,帮助国内铁矿山企业快速发展,如今平抑国际铁矿石价格绝非没有可能。而且,企业获得的盈利可以实现国内循环,促进国内就业,而非白白外流。”邵安林强调,“铁矿石行业中长期规划至少10年前就应该有了。10年过去了,我国的钢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全行业亏损,国家为进口铁矿石额外付出2万亿元,经济上蒙受了重大损失。”

  邵安林建议,国家可以按国际产业分类标准确定铁矿产业定位,改变将矿业作为加工工业的做法,将其划归为第一产业,满足中国矿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需要,实现铁矿资源标准开发与国际接轨;在项目审批上,建议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缩短矿山项目审批流程,促进重点铁矿山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税负政策方面,建议将税费率水平降到15%以下,以减轻矿山企业负担。

  能力具备,矿业崛起可待

  “以前,钢铁行业普遍认为国内资源不够好,不如到国外买,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产业链不完整,一旦出现风险就会措手不及。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国内铁矿山这几年的努力,换来国产矿占30%的比例,可能我们的进口依存度会更高,国际矿价也不会是现在的水平,国家和企业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邵安林认为,对20%~30%品位的贫铁矿能否支撑钢铁工业的发展这一问题的考量,应站在维护国家产业战略安全的角度看。尽管国内资源开发面临各种困难,但从国家产业战略安全角度出发,提高自产矿比例、降低进口矿依存度是必然要求。

  据他介绍,目前矿山行业首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正在紧张进行,《规划》初步设计了以总体规划为顶层、以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为支撑的中国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这个规划表明,我国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铁矿行业进行整体谋划,以从根本上扭转原料供给高度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中国坚持走贫铁矿开发的道路是走得通的,虽然资源品质差点,但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系统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弥补。”邵安林介绍,以鞍钢矿业为例,近几年通过大力实施“自给为主”的铁矿资源发展战略,推进管理和科技创新,解决了低品位铁矿资源规模高效开发利用的问题,提升了综合实力,已经具备与国际矿业巨头竞争的实力和优势。一是资源优势。目前鞍钢矿业可掌控的铁矿石资源量达到276亿吨,超过国际上任何一家钢铁企业。二是能力优势。 近几年,鞍钢矿业组织实施了国内最大规模的铁矿山群建设,目前已拥有2.7亿吨以上采剥总量生产能力、7000万吨的选矿处理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原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三是技术优势。通过推进“五品联动”系统创新模式,形成了贫赤(磁)铁矿开发等核心技术,选矿技术及产品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备了工程技术输出能力。四是成本优势。依靠技术和管理优势,铁精矿完全成本保持在530元/吨左右,远低于进口矿价格。

  “实践证明,国内矿山企业完全有能力打破国际矿业的垄断,完全可以对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邵安林认为,钢铁行业对此应该抱有坚定的信心。

  坚定信念,抓住战略机遇

  “未来10年仍是我国铁矿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科学规划开发铁矿资源、推动矿业跨越发展机不可失。”他强调,国内铁矿业应在立足国内开发,优化产业布局;协同海外办矿,提升权益矿比例;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利用水平等方面,重点把握发展战略,加快发展。

  “目前,国内铁矿资源开发最大的软肋是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矿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过低。”据邵安林介绍,与国际三大矿企相比,国内矿山企业规模差距巨大,目前年产超过1000万吨铁矿石的矿山企业不到10家,仅占国内产量的15%左右。国内矿山大部分是中小型矿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市场竞争力弱,制约了国内资源的规模化高效开发。

  作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邵安林提出,未来10年,国内矿山企业应抓住机遇,通过新建扩建、兼并重组等途径,加快打造世界级矿山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他透露:“初步设想是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南等地区,组建6~8个矿石产量规模达到3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业集团;以最具资源优势的鞍钢矿业为龙头,形成2亿吨以上规模的特大型铁矿山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力争使国产矿比例达到50%以上,增强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话语权。”

  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邵安林认为,矿山行业仍应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化业务。“虽然目前海外办矿进展不理想,但不能因为短期经济形势变化而放缓。从长远看,权益矿对国际矿业巨头的价格制定会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现在的海外铁矿石投资是为未来一二十年钢铁行业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邵安林强调,为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应建立海外办矿协同机制,依托技术和工程管理优势开展联合办矿,实现以资本为主导向以技术为主导的方式转变,力争权益矿比例达到进口矿的40%以上。

  此外,矿山行业还应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据他介绍,“十五”以来,鞍钢矿业正是通过开展“提铁降硅”技术攻关,才由原来“山穷水尽”死胡同的局面走向了欣欣向荣。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今后,我国矿山易选矿石将越来越少,难选矿石入选将越来越多。铁矿山企业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步伐,特别是要广泛开展贫铁矿开发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贫铁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总之,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提高铁矿石自给能力是国家、行业、企业共同的愿望。如今,《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有了鞍钢矿业、首钢矿业、攀钢矿业等一大批成功实践者,有了全面深化改革、转变职能的大环境,我们理应相信,中国铁矿行业将为支撑中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邵安林对我国铁矿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 [责任编辑:Sophie]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