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条无毒高效电解锰添加剂生产线将投产

全国首条无毒高效电解锰添加剂生产线将投产

  • 2015年02月04日 08:55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锰,电解锰,金属锰
[导读]全国首条量产无毒高效电解锰添加剂生产线,将是“武汉造”。近日,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田熙科

中国铁合金网讯:全国首条量产无毒高效电解锰添加剂生产线,将是“武汉造”。近日,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田熙科告诉记者,该生产线将在3月1日正式投产,年产200吨、产值1600万元,预计将占领国内10%以上的市场。

无锰不成钢。作为炼钢的必备材料,我国每年生产约百万吨电解锰,普遍使用二氧化硒做为添加剂,存在能耗高、毒性大、纯度低等问题。田熙科团队首创无硒高效电解锰,并成功实现添加剂量产,节省电能约5%-10%,电解锰纯度可达99.96%,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0年的技术沉淀、10年的产业梦,想不到只用10个月让美梦成真了。”去年5月,田熙科团队以技术入股占比70%,地大资环工研院公司出资150万元占股30%,成立了西能科技公司。按照行业至少30%的纯利润率计算,该公司今年约能盈利1500万元左右,田熙科团队可以拿到1050万元的红利。

事实上,从2004年起,田熙科就一直从事相关研究,却一直苦于没有产业化的好机会。

 “主要问题是,团队成员都没有动力去做产业化。”田熙科坦言,10年里,自己接触了至少二三十家公司,至多给科研团队占股20%,落实到个人就只有几个百分点,还不如老师们自己去申请科研经费。加之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要转让都需要层层审批,快则几个月、慢则一两年;如果老师们想自己开公司,更是属于“干私活”,决不能在评职称时拿到台面上来说。

直到去年,武汉市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出台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的“汉十条”,明确鼓励科研人员创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最少70%、最多100%归研发团队所有。田熙科的创业梦重新被点燃了。

田熙科和团队起早贪黑,常常早上6点半就到项目现场,一直干到夜里十一二点。从技术中试的100公斤产量,放大到量产的200吨,有数不清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却都奇迹般地在10个月里一一解决了。“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是我们自己的事业。”田熙科说。

如今,地大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也成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正在支持更多的教授变老总。

偶尔被称为“田总”的田熙科感觉良好,“老师们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创业了。” (来源:长江日报)

  • [责任编辑:Mike.zhang]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