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对钢铁这样一个成熟的基础行业来说,庞大的收入体量、众多的从业人员及足够长的产业链,意味着行业数据繁多而复杂。在日常研究中,迷失于各种数据中而难以快速并正确地做出决策,很常见。其实,研究是一个深入浅出、大道至简的过程,我们无限地去探索纷繁的细节,只是为了能够抽象出有限的一般规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最直观的方式来指导投资、创造价值。本系列报告正是基于此,力图通过简洁的文字、不长的篇幅,解答曾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产能增长已逐步停滞
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5年是中国钢铁行业全面走向衰退的5年。钢价自2011年年初创下新高后,一路下跌,目前已只有高点时35%。在这期间,曾有多次看好行业反弹或反转的市场观点出现,其最重要理由就是——供给收缩。事实的确如此,根据中联钢的统计数据,全国有效粗钢产能增速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下滑,2014年已经降至1.4%;而统计局公布的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负增长的事实也说明,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供给层面已基本停滞增长。
从历史统计数据上来看,我们并没有从钢价走势与产能增速中找出稳定的关系,意味着产能并非钢价表现的主导因素。为什么供给不增长了,却不能给钢价带来支撑?原因很简单,在现实生活中,供需并非静态存在,供给虽然不增长了,但同期的需求曲线也同样在发生变化。对大部分行业来说,由于供需要素传导遵循着“下游需求好转—市场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上升—加大产能投资”的市场经济传导逻辑,因此,供需格局是一个内生需求主导的动态经济过程,而非简单的静态数字增减。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仅在于资产的轻重属性、供给格局及政治地位导致产能调整的快慢程度,以及少数领域需求的内外生属性不同。日本失去的90年代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产能收缩滞后需求下滑的速度,钢价持续下跌直至中国需求爆发带动全球钢铁回暖才结束。
需求才是矛盾的主导因素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供给调整快于需求,进而使得行业拐点早日到来,但事实上这不过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对于一个由众多微观企业组成的经济体而言,产能调整滞后需求变化的规律不会改变。2015年前8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同比下降2.00%,为2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但只要需求继续下滑,供需基本面就无法改善,产能调整也就不能阻止钢价下跌。
- [责任编辑:Chen Lian Ha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