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逐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而且遥遥领先于所有其他国家。彭博视点今天刊文指出,曾经,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从基础设施到房地产等一系列领域的需求,而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钢材;然而现在, 中国经济减速了,这些庞大的产能已经变成了负担,而且是经济和环境的双重负担。去年,中国的钢铁行业炼出了8亿2200万吨钢材,平均每吨亏损50美元。与此同时,中国那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工厂还成为了全球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主力军”,后者占全球总排放的6.7%。
眼下,气候大会正在巴黎举行,北京必须找到办法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双重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的历史或许值得借鉴。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秘书长王方杰提供的数据显示,与美国钢铁行业不同,中国的钢厂依然高度依赖铁矿石,而且90%的产量都来自于高能耗的、以煤炭为燃料的高炉。这直接损害了钢厂的利润——平均说来,高炉每吨钢要多消耗三倍的能源,更不必说其环境代价了。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和美国及其他地方的现代化钢铁厂相比,中国每炼出一吨钢的排放量相当于前者的12倍之多。
美国和其他地方多是所谓“紧凑型钢铁厂”,规模较小,成本较低,完全是用废旧金属炼钢,而且是由电力而非煤炭来提供能源。在世界大多数地方,废金属已经占据了钢铁生产原料的近40%(美国超过60%)。紧凑型钢铁厂有几大好处,包括能够定制化生产,能够轻松开关等。(传统高炉必须持续运转,通常都会是很多年。)这样,生产者就可以较为轻松地控制产量。
三十年前,中国没有足够的废金属,自然也就无法向紧凑型转型。事实是,尽管工业化废金属回收可以追溯到150年前,但美国也是直到197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推广紧凑型技术的,只有在那时,我们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才开始产生出足够的废旧汽车和电器,才使一切成为了可能。此外,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钢铁行业一直面对着更廉价的竞争对手的压力,这也是推动他们进行转型,采用更高效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可能也在走近一个类似的转折点。王方杰介绍,中国的废金属产量已经从2001年的500万吨增长到了2014年的1亿6000万吨。(美国2014年是8800万吨。)将来,这一数字注定还将不断膨胀。与此同时,中国的“废金属存量”,即目前在使用当中的钢材——从摩天大楼钢梁到自行车框架——也从2001年的13亿吨增长到了2014年的68亿吨,而且国家发改委估计,这一数字2030年将增长至300亿吨。
回收这些金属,使用更先进的炼钢技术予以利用,这应该是政府最优先考虑的事情。许多官员都相信,在2020年前,将新技术炼钢的市场比例提高到20%是并不困难的,而只要这样,就足以每年减少数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诚然,正如美国钢铁行业转型所证明的,这过程当中会损失一些就业机会,但是行业整体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富有竞争力,而且会大大减少碳排放。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向那些大钢铁厂和国内的铁矿石企业提供补贴,而这其实是将废金属炼钢厂和进口商置于了非常不利的竞争位置。比如,2005年到2014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从占全世界的20%增长到了43%,而同期内,废钢铁进口却从11%减少到了4.7%。
这些支持——包括5月间为了让铁矿石企业能够维系下去而推出的欠考虑的减税——都必须结束。要不然,中国就必须彻底取消全部废金属的进口税和增值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让那些有关系的,规模大的企业享受优惠。只有这样,才能让钢铁行业对供应情况更加确定,有更明确的动机去投资于更加清洁也更加高效的未来。
- [责任编辑:Sophie]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