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楼继伟接受财新采访 G20达到中方预期效果

宏观:楼继伟接受财新采访 G20达到中方预期效果

  • 2016年03月03日 15:11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镁 镁锭 镁合金 金属镁
[导读]2月26日至27日,中国担任G20主席国之后的首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召开。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金融市场 不断震荡,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加剧的背景下,全球50多位财长、央行行长、国际组织首脑齐聚浦东,为震荡复苏中的全球经济诊脉开方。

3月2日下午,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北京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基本达到了中方预期的效果,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2月26日至27日,中国担任G20主席国之后的首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召开。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金融市场 不断震荡,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加剧的背景下,全球50多位财长、央行行长、国际组织首脑齐聚浦东,为震荡复苏中的全球经济诊脉开方。

一方面,各国在宏观经济形势判断上达成一致,近期市场波动程度并没有反映全球经济基本面。各方预期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将继续温和扩张,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将保持强劲。楼继伟表示,“我们都主张正视问题和风险,但不夸大问题。”

另一方面,在应对之策上G20也达成了共识,G20将各自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来达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会议公报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与中央银行的职责保持一致,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财政战略的目标是提振经济,将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占GDP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续水平。

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并不容易。过去几年G20在讨论宏观政策协调时,各国对是否应该更多使用财政政策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公报通常仅对财政政策有原则性的表述,但是此次会议公报对财政政策有了非常具体的表述。

楼继伟表示,有些国家主张采取短期刺激政策。但是有些国家表示反对,认为短期刺激政策只会掩盖经济风险,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增长;有些国家则表示财政空间有限,没有出台财政政策的条件,有条件的国家可以考虑。经过磋商,大家一致同意,鼓励有财政空间的国家继续出台财政政策,但要避免过度承诺。

此次G20上海会议召开前,媒体和市场均热议会不会出现所谓的“新广场协议”,矛头直指中国。楼继伟明确表示,这是投行、媒体创造出来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讨论。

而对于汇率问题,此次G20上海会上各国确实进行了沟通,重申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和金融稳定,并强调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

楼继伟称,“上海会后的新闻发布会,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几句是低着头一个字、一个字念的,一个字都不错,这是大家磋商出来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误读,造成不必要的动荡。”

同时,在此次G20会议上,中国力推的结构性改革议程得到了广泛关注。楼继伟称,G20从2009年开始就关注结构性改革并逐步加强,但将结构性改革提到现在这个高度,还是第一次。

针对结构性改革的讨论中,有些国家担心短期下行风险在加大,结构性改革短期效果不明显,可能还会要牺牲一定的增长速度。被评价为“务实改革者”的楼继伟多次提及结构性改革要重视“顺序”。

楼继伟指出,改革有短期见效的、也有长期见效的,短期见效的一般长期也会见效,但也有短期见效不明显并会出现阵痛,但长期见效的改革。“首先要把短期见效的拿出来刺激增长,同时也要着手准备一些短期痛苦比较大的,但长期见效会更大的改革措施,此间财政政策必须给予积极支持。”

他强调,目前中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巨大的改革空间保障中高速增长。具体到中国财政的积极空间,楼继伟表示,中国现在赤字率不到3%,马斯特里赫特条约3%的红线标准并不是太客观。即使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债务率也不是特别高。

而就国内当前政府部门通过政府引导基金、PPP等渠道加杠杆,是否会造成隐形债务膨胀回答财新记者提问时,楼继伟表示,PPP、政府引导基金加杠杆,必须做到风险可控。他指出,的确发现,有的PPP、基金,变相是债,因为承诺了很多的回报,“这些情况我们是在规范的”。

最终会议公报明确锁定了中方提出的结构性改革两大成果建议,即构建结构性改革重点领域和指导原则,建立结构性改革进展评估的指标体系。

对于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改革的重点领域,楼继伟表示,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财政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当然还有配套性的环境友好。结构性改革进展评估指标体系重在绩效。通过磋商之后,重点领域确定在促进贸易和投资、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鼓励创新、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等方面。

此外,G20上海会议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方面达成一致,加强国际税收、绿色金融、气候资金、反恐融资合作等。首次将绿色金融和反恐融资作为 G20 财金渠道的正式议题。

对于气候资金,楼继伟对此前中方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也再次做了解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没有出资义务,这200亿是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的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以便更好地利用发达国家所提供的资金,包括增强其利用绿色气候基金资金的能力。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