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矿业前10月累计生产钛精矿43.28万吨

攀钢矿业前10月累计生产钛精矿43.28万吨

  • 2012年11月16日 15:50
  • 来源:

  • 0
  • 关键字:钛精矿 海绵钛 钛铁 钛白粉
[导读]
中国铁合金网讯:从攀钢集团获悉,秋天,对于矿业公司选钛厂广大职工来说是收获的季节——1至10月份,累计生产钛精矿43.28万吨,完成计划进度的104.3%,创同期产量新高;8至10月份,连续3个月月产达到4.5万吨以上,不断刷新月产纪录。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处于“寒冬”,而钛精矿市场却“春意盎然”。该厂以攀钢整体利益为重,以钛精矿放量生产为中心,强势突破,打了一场稳产、高产的漂亮仗。
 
跨越,源于强大凝聚力
 
11月初的一天,在微矿车间丁班的周安活动上,车间党支部书记特地将当月的生产形势和工作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不仅是微矿车间,该厂所有单位都坚持以基层为落脚点,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式,力求将形势任务教育覆盖到每个班组、每名职工。
 
该厂将形势任务教育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厂、车间、班组三级宣传网络,在全厂设置了32名兼职思想信息员,落实好形势任务教育联系点制度。充分利用周安活动、交接班会等阵地,及时宣传当前面临的各种形势。建立职工思想信息预警机制,今年回答职工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54个,贴近职工思想实际开展教育。同时,从抓干部作风建设入手,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做到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
 
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干部职工紧密联系的纽带。在选钛厂干部职工身上,能深切感受到这种无形的力量。成品车间副主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随着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该厂现有的10万吨钛精矿仓储能力与52万吨钛精矿生产能力不能匹配,因此,生产出来的钛精矿摆放和倒运的任务异常繁重。有一天,厂里要求必须完成3000吨钛精矿的输出任务。负责输出的职工分成两班,从早上8点开始马不停蹄,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7点半。“干得很累,但大家团结一心,想的都是赶快完成任务。”说起这事,运输班党员职工余宇先感慨地说。
 
发展,源于生产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由于钢铁市场持续低迷,市场行情相对较好的钛产品就成为集团公司创效的重要一环。因此,把年初确定的48万吨钛精矿目标调整至52万吨,该厂的压力不言自明。
 
该厂从优化系统入手,不断细化生产组织方案,将产量、质量、成本、设备、安全等重要指标层层分解,从而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同时,开展了以“增产量、增效益”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比安全、比生产、比质量、比进度。
 
“重任在肩,我们一定要干好啊!”这是选钛人的心声。8月的一个夜晚,当班的粗选车间乙班职工发现38米大井出现了异常情况,生产主任和当班的职工立即开展抢修。他们通宵达旦,提前13个小时完成了大井检修准备,检修职工加班加点将检修时间缩短了12个小时,提前完成了大井抢修,确保了生产顺行。
活力,源于工艺不断创新
 
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前,该厂以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攻关工作,以“提高选钛系统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总目标,重点对粗粒磨矿-分级系统、原矿制备系统、粗浮新药剂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攻关。粗选和成品等5个车间也确立了“优化磨矿分级系统、增产增效保目标”、“优化设备,确保全年PTK20矿干燥量顺利完成”等13个保产和降本增效项目,优化工艺操作参数,有效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深挖潜力、降本增效一直是今年生产经营的中心。为实现全年52万吨钛精矿任务,该厂积极发挥职工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力开展职工自主创新活动。截至10月份,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49条,实施103条,创经济效益874万余元。微矿车间有21台浮选机,每台浮选机上的刮板轴需要定期加油。由于刮板长时间与矿浆接触,刚刚加好的油就被矿浆反复冲刷掉了,导致油量消耗较大。该车间职工想出了在刮板的轴瓦上加小盒子以盖住加油部位的办法。建议实施后,不但减少了加油量,而且还降低了刮板轴的损耗。
 
同时,该厂还开展了修旧利废、小改小革活动。粗选车间甲班职工针对现有捕收剂加药槽内泡沫很多,药剂易溢出造成药剂大量流失的情况,提出了将捕收剂加药机由开放式改成封闭式的建议。这一建议实施后,每班可节约捕收剂150公斤,全年可创效益80多万元。
 
面对挑战和考验,选钛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实现全年52万吨钛精矿任务的征程中,选钛人将会以更加豪迈的激情、不懈的努力和无悔的追求,步履铿锵,奋勇前行。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