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钨稀土产业红红火火

赣县钨稀土产业红红火火

  • 2012年12月14日 16:21
  • 来源:

  • 0
  • 关键字:钨 稀土
[导读]
江西省赣县并非原矿生产大县,但如今赣县规模以上钨、稀土加工企业产值达103亿元。矿产品加工业为何能成为带动赣县经济发展的“航母”?这背后工商部门功不可没。
 
白石村坑口原是赣县白石山钨矿所在地,上世纪60年代红红火火,当时赣县稀土、钨的年开采量达6000吨。但以资源换效益的发展模式经不住市场洗礼,到上世纪90年代,该县采矿企业先后关停倒闭,仅有的稀土加工企业——赣加稀土公司也因技术落后在苦苦支撑。
 
面对陷入沉寂的矿产业,赣县工商局向县政府建议既要“惜矿如金”,更要用科技“点矿为金”,赣县矿产业由此走向新生。
 
在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下,赣县工商局积极投入招商引资方阵,吸引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投资,并帮助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联系,积极为企业引才。
 
随着一大批企业入驻,赣县基本形成了钨、稀土产业链,相关配套、辅助及产品应用研发产业也逐步得到发展,聚集效应增强。
 
近年来,该县形成了以世瑞新材料、江钨钨合金、伟嘉合金等企业为龙头的钨产业集群,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市民营科技企业10余家。
 
矿尘、废水污染曾一度困扰企业,群众意见很大。污染问题成了赣县矿产业“成长的烦恼”。
 
对此,赣县工商局因势利导,强化政策帮扶,培育发展一批低碳市场主体,同时实施“包联帮扶”制度,跟踪服务,扶持壮大钨、稀土低碳骨干企业,扶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该局还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企业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造,实现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废弃物再利用,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生态发展”的独特模式。目前,赣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15家,“三废”综合利用年产值达25亿元。
 
如今,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东风吹拂着赣南大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正深入人心。绿色生产已成为矿产品加工企业的共识,企业纷纷依山就势,保留山体、保留绿地、保留水系,描绘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赣县新画卷。(来源:中国工商报)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