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锰行业科技进步的“推动极”

金属锰行业科技进步的“推动极”

  • 2013年05月17日 08:38
  • 来源:

  • 0
  • 关键字:锰,电解锰
[导读]年产60万吨电解金属锰的三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第一阶段30万吨生产线将于年内投产。三期工程投产后,宁
中国铁合金网讯: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宁夏中宁县石空新材料循环经济园区的宁夏天元锰业公司采访,只见满载原料和产品、挂着各省区牌照的大货车排队进出,生产有序而繁忙。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材料生产基地,资产总额逾200亿元,下辖宁夏华夏特钢有限公司、宁夏万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略阳鸿嘉矿业有限公司、中宁县丰和实业有限公司等9个子公司,现有员工2.6万人。
 
“世界锰谷”:主要指标全球领先
 
记者在现场看到,年产60万吨电解金属锰的三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第一阶段30万吨生产线将于年内投产。三期工程投产后,宁夏天元锰业金属锰产能将达到80万吨。
 
当前,天元锰业以20万吨的年产能占据着世界“锰老大”的席位。那么,80万吨又是什么概念呢?“达到80万吨,意味着占据世界实际产能的三分之一。”全国电解金属锰厂长(经理)联谊会秘书长曾湘波说。
 
那么这个产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是否和很多中国企业一样,存在“大而不强”的尴尬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在“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中国锰业技术》的序言中写道:“我国锰工业的设备装备、生产工艺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在世界锰工业中不但是生产大国,而且是生产强国。”
 
10年来,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我国电解锰产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其金属回收率和电流效率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当前,宁夏天元锰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在全球金属锰行业中是最好的,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第一。” 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谭立群评价。
 
科技引领:创新造就核心竞争力
 
“没有技术创新造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天元锰业在内的中国金属锰行业也都走不到今天。”曾湘波说,10多年时间,中国电解金属锰以其国际竞争力迫使日本CDK,美国埃肯等众多竞争对手关门停业。
 
“中国电解锰行业的胜出,是竞争力的胜利。美国曾对中国电解锰发起反倾销投诉,最终我们打赢了这场反倾销官司。”曾湘波亲历过这起诉讼,我国的耗水量、综合电耗等关键指标要远远优于国外水平,天元锰业每吨产品的综合电耗低至5580度,比国外同行业要低3500度以上。
 
走进天元锰业的生产车间,从电解锰原材料——二氧化锰矿石进入粉碎环节开始,经过十几个环节的淬炼,生产出纯度超过99%的电解锰。
 
“天元锰业的技术创新是从原料瓶颈的突破开始的。”谭立群解读说。
 
世界锰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乌克兰、加蓬、澳大利亚等地,中国锰矿石品位很低。从原料的角度来看,远离锰矿的天元锰业似乎没有任何优势。
 
宁夏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三四家金属锰厂,除了天元锰业,其他的都在很短时间内消失了。宁夏天元锰业则将视线转向了品位更高的国外矿石。
 
国产锰矿石属于碳酸锰矿,可以直接和硫酸反应,在工艺上较为简单。而国外锰矿石大多为二氧化锰矿,需要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除铁也是处理国外锰矿石的技术性瓶颈。
 
天元锰业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用”技术联盟,经过艰苦攻关,在全国首次成功研发出领先的还原焙烧工艺。“我们自主研发的除铁技术也取得了突破,使原来生产一吨金属锰120元的除铁成本,降到现在的不到6元钱。”技术人员说。
 
关键技术的突破,便意味着市场的逆转。
 
同样是提取1吨金属锰,国产矿需要七八吨矿石,而进口矿只需要3吨——原料劣势因为技术的创新而转化成了优势。
 
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反馈,让天元锰业更加执着于创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宁夏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都成为这个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支撑。
 
经过技术攻关,酸雾吸收塔、氨气收集处理设备等均系行业内首创。
 
目前,一项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天元锰业合作研发的电解车间自动化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投用后可以使用工数量减少40%,一年半时间即可收回成本。此外,还有近10项技术合作项目正在研发中。
 
清洁生产:环保考量行业未来
 
“在宁夏天元锰业,连化合车间都一尘不染,确实颠覆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说,天元锰业的工艺和装备水平确实是全球最好的。
 
谭立群说:“我在南非金属锰公司(MMC)参观的时候,必须戴防毒面具才能进入电解车间,天元锰业由于开发了氨气收集处理设备,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
 
北京银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说,“作为电解金属锰的设备制造商,我一般是走一个企业换一双鞋,因为地面总有残留液体,并且具有腐蚀性”。 而每次到天元锰业,程伟都能省下一双鞋。
 
作为“锰老大”,天元锰业环保问题和节能减排一直摆在核心日程。
 
近期,人们沿109国道经过中宁县石空镇时会发现一条曾经的排水沟道变成了整整齐齐的“井田”。“这条沟有几年废弃不用了,今年领导要求整理出来。前段时间,我们整理出2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苜蓿和草坪。”现场工人说。
 
“生产用水最后全部集结到投资1.34亿元建成的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处理后进入蓄水池,”天元锰业行政总经理高学祥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绿化用水标准,不仅可作为电解板循环清洗用水,还满足园区绿化需求”。仅水循环一项,每年可以节约用水120万立方米,按当前每立方米3.5元的水价,每年可节约资金420万元。
 
近年来,天元锰业投资2.02亿元建设废水综合治理系统,投资1800万元对渣场进行了防护,投资2200万元建设除尘和酸雾吸收设备。
 
投资15.06亿元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将彻底解除天元锰业的环保困扰。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这个项目投入运行后,将彻底解决锰渣的无害化处理。
 
不但“三废”全部达标,余热也不放过。
 
在天元锰业,镍铁矿热炉、石膏制酸、硫酸矿制酸……凡有余热产生的环节,都已配套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实现“热不外排”。
 
劳务移民:产业扶贫示范区
 
上午7时,农民王银霞和工友们坐上通勤车,前往天元锰业厂区。
 
确切地讲,王银霞已经不能称为“农民工”了,在园区打工挣够钱后,他在中宁县城买房安家,生活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王银霞告诉记者:“娘家的,婆家的,总共有9个人在天元锰业上班,平均每人月工资5000元,加上年终的福利,一年下来,全家人从企业拿回超过50万元。”
 
天元锰业所在的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园区,是宁夏第一个产业扶贫示范区。中宁县为这些劳务移民子女的就学开辟了绿色通道。目前,天元锰业共有员工2.6万名,其中40%以上来自宁夏贫困带。
 
据了解,到今年7月,天元锰业的职工月均工资将超过五千元,每月发放工资过亿元,预计今年工资支出超过12亿元人民币。
 
雨微朦中,驱车行驶在天元锰业厂区,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
 
投资87.8亿元的100万吨稀土彩钢板项目一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试生产,将于年内投产;投资81.97亿元的30万吨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以废渣为原料的2×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80万吨石膏制酸及尾气余热回收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投资90.8亿元的10万吨锰酸锂、1亿支锂离子电池项目已完成可行性报告编制,进入立项、环评、安评阶段。
 
天元锰业以锰为主,循环补链,向高端产业延伸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这里的一举一动,将影响着世界电解金属锰行业的走向。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