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金属包芯线》团体标准审定会在石家庄举办 填补国内空白助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稀土金属包芯线》团体标准审定会在石家庄举办 填补国内空白助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2025年10月14日 09:38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稀土,稀土包芯线,包芯线, 包芯线价格, 硅钙, 碳,碳包芯线
[导读]10月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在石家庄举办的《稀土金属包芯线》团体标准审定会上指出该标准的重要性。

【中国铁合金网】:“此次审定的《稀土金属包芯线》标准,直接关系稀土收得率与产品性能,必将为稀土钢推广提供有力支撑。”10月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在石家庄举办的《稀土金属包芯线》团体标准审定会上指出该标准的重要性。参与标准审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标准紧密契合国家稀土资源高效利用战略及河北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高质量发展需求,填补了国内稀土金属包芯线标准的空白,对钢铁行业通过稀土微合金化技术优化钢材性能、支撑绿色低碳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华北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燕赵学者、教授张玉柱,河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朱立光,河北省政府参事、河北省发改委原一级巡视员高俊钊,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伟长学者、973首席科学家董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翟增军,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宋向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工业处处长张晓辉,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化解办秘书处处长黎艳,中国冶金报社顾问、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河北省节能协会名誉会长、上善院总顾问王大勇,中国冶金报社社长助理陈晓莉,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冀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树华,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正高工、党总支书记刘燕,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智军,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工业处副处长刘杨,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陶英川,河北省节能协会高级顾问、河北省工信厅原二级巡视员李玉民,河北省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徐鑫,中土国际科技集团董事长、河北省工程设计大师齐建伟等出席会议。

该标准由上海大学、河北省节能协会牵头,联合中国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龙南龙钇重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生华稀土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邯郸市钢铁行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河北太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辛集市澳森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东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审定会上,冯超、张玉柱、朱立光、刘燕、齐建伟组成审定委员会,冯超任委员会主任。董瀚,王树华,中钢石家庄设计院范增为,佰工钢铁副总经理吉伟,永洋特钢公司副总经理张青,太行钢铁杨风国,石家庄巨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胡向阳,河北普阳钢铁高新顺,邯郸市钢铁创新研究院李江、辛集市澳森特钢集团崔娟等起草单位的参编代表参加审定会。

李玉民在致欢迎辞时表示,钢铁产业是河北支柱产业,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今年初,河北省工信厅、省发改委联合出台《现代化钢铁产业重点工作清单》,明确“推进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型,加大稀土耐蚀钢推广力度,年内出台5项以上团体标准”。“稀土金属包芯线”作为稀土在钢铁领域应用的关键载体,其标准化建设将有效提升钢材质量,有效降低冶炼能耗和排放,有序规范市场秩序,鼓励技术创新应用,加快稀土金属包芯线在钢铁行业推广应用的步伐,对于助力钢铁及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河北省节能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恳请专家全面审查标准、提出宝贵意见,推动标准更贴合产业需求。

翟增军在讲话时表示,本次会议是河北省探索跨领域“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钢铁新材料领域标准化建设的创新实践,更是破解高端钢材“卡脖子”难题、推动河北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的关键之举。稀土金属包芯线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填补稀土金属包芯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空白,促进稀土钢快速健康发展,对促进钢铁新材料创新发展、稀土资源有效利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影响。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关注《稀土金属包芯线》标准的后续实施情况,在项目审批、资金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支持相关企业开展示范应用;同时将积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在政策、资金、项目、市场、要素等方面,全力支持企业细化赛道、创新突破,打造新产品矩阵,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宋向党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表示河北正全力打造包括稀土耐蚀钢在内的十大钢铁拳头产品,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河北省工信厅与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签订稀土耐蚀钢研发合作协议,将稀土耐蚀钢关键技术研发列入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给予支持;已发布1项国家标准、7项团体标准,其中《稀土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入选2024年工信部百项团标典型案例;组织稀土耐蚀钢生产企业与安平丝网、永年紧固件、临西轴承等用钢集群对接,安平高新区投资发展集团已经与佰工钢铁签署合作协议,组织稀土耐蚀耐候钢在新疆光伏领域的应用对接活动。

他对与会各方提出三点期待:一是严把标准质量关,为拳头产品筑牢技术基础,提升行业标准话语权;二是加速标准落地,推动稀土金属包芯线标准与稀土耐蚀耐候钢产品标准协同配套,构建完整标准体系;三是加强示范引领,提升拳头市场影响力,鼓励在更多的示范工程中采用符合标准的稀土包芯线和稀土钢材,完善从包芯线原料到稀土钢材整个链条行业生态。河北省工信厅将进一步对接设计机构与用钢企业、集群,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冯超表示,2023年已经审定了稀土钢的3项团体标准,有一项入选了工信部的百项团标,十分不易。他指出,稀土耐蚀钢推广前景广阔,近期将启动稀土耐蚀钢推广工作;在钢铁行业减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依托我国稀土特色资源优势推广相关产品,对提升钢材耐腐蚀性、推动材料更新换代意义重大。

上海大学博士雷凯代表项目组介绍标准编制情况时表示,此前已完成稀土螺纹钢及光伏支架、铁路护栏、钢结构用稀土钢等应用标准制定,为设计单位提供了明确指标;此次聚焦稀土钢生产核心环节,针对原辅材料标准化不足的问题,制定《稀土金属包芯线》标准,将助力企业规范生产、保障批量,稳定生产顺行。他介绍,团队经十多年研究发现,稀土在钢中可显著提升物理性能与耐腐蚀性,而精准添加、工艺标准化是解决稀土钢规模化生产的核心;以镧铈稀土合金为芯、冷轧低碳钢为外皮的包芯线结构,有效解决稀土钢生产瓶颈,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弥补生产工艺标准空白,推动产品质量稳定与大面积推广。

在审定环节,委员会对标准送审稿逐字逐句审议,重点讨论镧铈稀土包芯线应用技术要求与成分控制指标,细致质询核心参数设定依据。经质询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标准编写符合GB/T1.1—2020等基础标准要求,与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协调一致,明确了镧铈稀土金属包芯线的芯料化学成分、钢带规格、外观尺寸、力学性能等技术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运规范,具备科学性与可行性。

高俊钊作指导性讲话,并对标准顺利通过审定表示祝贺,并向参与编制与评审的人员致谢。他强调,下一步要将重点放在标准落地应用上,推动稀土耐蚀耐候钢系列产品向下游行业推广,切实发挥其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王大勇在总结时形象指出,稀土包芯线相当于稀土钢的“味精”,其生产标准化对稀土钢质量稳定至关重要;河北省节能协会将在各方支持下继续做好标准服务,凝聚合力共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