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双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将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硅铁产品作为铁合金行业中的主要产品也将面临着转型。首先,碳排放双控打破了铁合金行业以往对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的约束,促使行业低碳转型;其次,绿电消纳比例的提升或使得主产区电价政策发生调整,铁合金生产成本也将有所变化。此外,绿电消纳比例的提升将倒逼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整改,加速落后产能的出清,刺激行业向低碳、清洁化转变。在绿电发展为铁合金行业带来迭代更新机会的同时,铁合金行业也“反哺”新能源发展,拉动西北地区绿电消纳。
对于不同类型的铁合金企业而言,参与绿电消纳的形式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铁合金行业的新增产能,可以通过配建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规模,提高绿电占比。其次是存量铁合金项目,可以通过与电网企业协商参照市场化新能源实施细节配建新能源。第三是进行绿电交易,通过购买绿电或绿证的方式提高绿电消纳占比。现阶段,西北地区正通过政策鼓励铁合金企业提高绿电消纳比例,规划绿色铁合金项目,大规模绿能替代项目,对铁合金行业绿电消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现实情况来看,铁合金产业与绿电的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这其中却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对行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政府对于绿电的消纳始终是鼓励的态度。但西北新能源电力在消纳的过程中却存在供电韧性不足、储能不足以及铁合金上下游协力复杂等多方面的问题。部分铁合金企业拥有自备电厂,西北地区自备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调峰的机制尚未完善,调峰能力相对受限。综合来看,绿电消纳的提升对铁合金行业的生产模式提出新挑战,增加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建设的难度。
在碳排放双控、新能源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尽管绿电与铁合金行业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政策也鼓励相关行业融合发展,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硬性设施与电力辅助市场配套的缺乏、合金生产企业技改难度大等多方面问题。此外,绿电也将加速铁合金落后产能的出清,并对新增产能提出了严格的绿电消纳要求。
短期来看,双碳政策将倒逼铁合金行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实现清洁化生产。铁合金仍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尽管绿电降低了冶炼成本,但也使得产地间成本差异缩小。因此,铁合金企业因绿电消纳比例提升所产生的影响多是短期的影响。长期来看,铁合金行业的控本能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才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互联网综合整理 仅供参考)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jyt]



收藏
打印
信息快递
行业报告
期刊杂志
企业名录
短信彩信
数据定制
会议服务
广告服务
贸易撮合
企业网站建设















在线询价
联系方式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