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一季度进口锰矿市场综述

2008年第一季度进口锰矿市场综述

  • 2008年04月03日 14:25
  • 来源:

  • 0
  • 关键字:锰矿
[导读]
转眼间2008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锰矿市场在这3个月表现如何?锰矿以及锰合金行业有什么大事发生?锰矿价格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以下中国铁合金网将从近期我国锰矿进口概况、锰矿市场运行状况、进口锰矿价格走势变化等几个方面简要回顾一下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的进口锰矿市场。
 
一、进口概况:年初进口量价同比齐涨
2007年是我国铁合金行业、尤其是锰工业大发展的一年。随着锰生产企业对原料的需求继续增加,我国锰矿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达644万吨,同比(621万吨)增长3.74%。进入2008年,依靠着下游行业的强劲需求,国际矿石巨头进一步调高锰矿出口价格,尽管我国进口锰矿的成本较2007年再上一个台阶,1、2月的进口量却不降反升。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我国锰矿进口情况如下图所示:
 

可以注意到,2008年1月我国锰矿进口量(42万吨)虽然环比(73万吨)下降不少,但与2007年同期(不足33万吨)相比仍有一定提高;而2月进口量(66万吨)回升的幅度也明显超过2007年2月(51万吨);3月的数据虽然还未公布,不过根据近期市场运行情况判断,不难得出3月我国锰矿进口量同样会处于较高水平的结论。统观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锰矿进口较2007年又上了一个台阶,是否会成为我国锰矿年进口量再创新高的开端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如上图代表每月进口金额变化的折线与各月进口量的位置对比所示,我国进口锰矿的成本在2007年年初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从07年第二季度起上涨态势十分强劲,2008年2月的进口金额更是接近了2007年11月创下的我国单月进口金额最高纪录。显然,1年来进口锰矿价格的连续飙升,幅度比我国锰矿进口量的增长更为剧烈。
 
二、市场综述:需求强劲 价格飞涨
如果说近一年多来我国锰矿进口金额的大幅提升是国外资源掌控者“敲诈”式地连续抬高供应价格所致,锰矿进口量的增长根源还是在于日益旺盛的国内需求。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钢产量约为4.9亿吨,同比增长16.95%;锰合金产量约741万吨,同比增长17.34%。与此相比,锰矿进口量由621万吨增至644万吨左右,不足5%的增幅已经不算过分。
 
2008年1-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的锰合金生产受到了春节、枯水期和雪灾等多方面影响,开工率不高,对原料的需求也时而旺盛,时而惨淡。但对锰矿贸易商来说,进口锰矿价格连涨的大势难以逆转,下游企业对锰矿的需求也迟早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加紧进口、积累库存总是有利可图的。相对而言,2008年第一季度尽管高品位进口锰矿的市场供应仍然偏紧,但供需双方的矛盾并不像2007年第二、三季度时那么突出,贸易商上调报价也主要是以进口成本的不断提升为基础的,利润空间并没有明显增长。
 
 
如上图所示,以澳块矿44%为例,尽管2008年1-3月这一主流矿石的价格从85元/吨度左右飙升至115元/吨度以上,但来自国外供应商提供的中国到岸价格也由不足11美元/吨度连续上涨,在3月底超过了14.5美元/吨度。
 
三、后市展望:供需双方面临博弈
一年前恐怕谁也想不到中国的进口锰矿价格会在12个月内猛涨4倍:仍以澳块矿44%为例,2007年3月在国内港口的现货价格还不足30元/吨度,而到了2008年3月下旬港口现货价格已在115-120元/吨度。可以作为参照的是,最近一年锰合金价格在成本和需求双方的推动下也连续上涨,但变动幅度却并没有像锰矿剧烈。以下将澳块矿44%和硅锰6517#国内价格的走势进行简单对比:
 

可见,从2007年至今,红线表示的锰矿价格从26元/吨度左右涨至115元/吨度以上,涨幅约为342%;蓝线表示的硅锰价格则是从不足5000元/吨涨至目前的12500元/吨左右,涨幅约150%。尽管锰矿只是硅锰合金生产的原料之一,但由此反映出的硅锰合金相对于锰矿的利润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硅锰生产商所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铁合金网编辑认为,由于高品位锰矿资源牢牢掌握在国外几家矿石生产巨头手中,在市场需求不减的情况下,国外供应商必然不会主动下调供应价格,进口锰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将维持高位。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锰矿用户也不可能一味任人宰割,进口锰矿过高的价格一来会促使国内锰合金厂商更多地转向国内矿,二来下游钢铁行业也将不断向原料供应方施压。一旦矿石价格的高度超出了用户的接受程度,市场难免会陷入停滞,届时锰矿价格将很难再有上涨空间。其实,上述情况从3月底以来国内钢厂减少锰合金采购量、部分锰系合金厂家报价初现松动、锰生产企业对锰矿的采购有所放缓、进口锰矿报价不再猛涨等市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已经有所反映。
 
预计2008年第二季度进口锰矿价格继续疯涨的可能性不大,即便仍有上涨空间,在下游行业的压力下涨幅也会有所减小。市场可能会逐渐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供需双方将通过新一轮比拼最终找到锰矿市场价格新的平衡点。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www.ferroalloy.com.cn
 
编辑:薛瑞
MSN:electrolyticmanganese@hotmail.com
E-mail:xuerui@ferro-alloys.com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