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转型: 从“锰都”到“药都”

秀山转型: 从“锰都”到“药都”

  • 2013年10月23日 08:54
  • 来源:

  • 0
  • 关键字:锰,电解锰
[导读]
中国铁合金网讯:发“锰”财、“猛”发财,一度是秀山工业经济的写照。
 
 
秀山正致力于打造的中医药产业,是治病救人的药,也是疗救经济结构性“病症”的“药”。
 
档案局也得招商
 
档案局是干什么的?
 
一般的答案,是一个管理档案资料的部门。
 
不过,在秀山,档案局却还被安排了另一项重任——招商引资。
 
秀山档案局局长白胜文回忆说,从2008-2010年,该局每年都有200万元的招商任务。按照县里的规定,若完不成任务,局长要被县领导“单独约见”。
 
对于成天和档案打交道的一班“文人”来说,“商”在哪里,又该如何去“招”?对此,白胜文曾一无所知,招商屡屡碰壁。
 
他坦陈,自己每年的招商任务,其实只能通过一种类似于作弊的方式解决——给其他部门领导说好话,“匀”一部分招商资金过来“充数”。
 
像档案局一样,被给予招商任务而与这项工作八竿子打不到边的秀山县级部门,还包括了团委、妇联这类群团组织。
 
秀山发改委副主任罗高介绍,在2010年的前3年,该县给全县60部门共分配了30亿元左右的招商任务,其中,多数部门只能像档案局那样依靠“作弊”,“过一年是一年”。
 
这3年里,秀山各部门联合组建了总人数超过80人的4支招商团队,常年驻扎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每年耗资上千万元。
 
“疏远了家人,喝坏了胃,却没有太大的实际贡献,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代小红在2010年末履新之时,对该县的“全民招商”深感不解。
 
“锰都”没落
 
即便收效甚微,但还是要硬着头皮疲于招商,造成这种看似荒谬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区县政绩考核的“指挥棒”出现了偏差。
 
据了解,过去,我市对各区县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工业的权重高达3%,在数十项指标中位列第一。“招不到商,就可能成为后进县。”代小红说。
 
事实上,包括秀山在内的渝东南地区,和渝东北及“一圈”区县比较,既没有长江黄金水道的廉价运输,也不毗邻保税港区,进项与出项两大物流成本要高得多。
 
秀山发改委主任林成芳认为,这种劣势并不能依靠廉价的土地或优惠的税费政策来弥补,因为在目前各区县招商“血拼”中,上述两项已经被杀出底价,再无回旋空间。
 
不恰当的政绩考核之外,秀山对产业替代的渴求,也导致其在长达数年的对外招商中,屡屡“不撞南墙不回头”。
 
提到产业替代,要从炼钢行业一种重要的添加物质——“锰”说起。
 
钢铁冶炼中加入13%以上的锰制成的高锰钢,既坚硬又富有韧性。秀山24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储藏了2400万吨以上的锰矿。秀山与毗邻的贵州松桃县、湖南花垣县并称为中国锰矿“金三角”,为全国最大、最集中的矿区。
 
2004年最高峰时,秀山境内曾有锰开采和加工企业127家,锰业税收已占到全县税收总额的76%,占财政收入的58%。秀山取代南非成为世界最大的锰业基地,被称为“中国锰都”。
 
在带来GDP亮点的同时,这种诱人的矿物也给原本山清水秀的秀山环境“添堵”。代小红坦言,“烤烟工业把秀山的青山变成了荒山,锰矿又让绿水变成了黑水。”
 
2005年8月,中央领导对包括秀山在内的“锰三角”污染作出批示,要求进行治理。2006年2月,秀山成为环保部挂牌督办的重点地区。
 
2011年5月,秀山在一个月内将原有的138家涉锰企业整合成8家,一时产能锐减。
 
失去锰矿支撑,秀山工业经济一度岌岌可危。2012年,秀山的GDP增速从前一年的13%锐减到3%。代小红并没有透露锰矿的产能整合究竟带给秀山多少财政损失,但知情人士估计,这个数字应该在8亿元左右。
 
“药都”崛起
 
吸引外地资本来秀山,以新的工业项目实现对“锰”的产业替代,这种企图落空后,秀山县又在思考:能不能依托于对传统农业的再培育,重新壮大区域经济?
 
据悉,秀山境内的浅丘平地,占全域面积的1/5。平地被认为是最优厚的农业资源。目前,秀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为2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这种思路很快被否定,因为在发达国家中,还鲜有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案例,秀山乃至全国其他区县要实现现代化,还必须依靠工业化带来经济增量,在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城镇化的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从而推进农业集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
 
做传统农业无望,秀山经济的出路在哪儿?
 
代小红说,秀山的选择是,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消费品工业,“消费品工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高达60%,我们为什么不朝这个方向转型?”
 
2010年,秀山各部门的招商任务被解除。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秀山中药材办公室”的新机构悄然成立,其主要职责是培育以金银花为主的秀山中药材产业,引导本地资本介入,将秀山打造成为“中国药都”。
 
打响“药都”战略第一枪的,是金银花。
 
要从这种所谓“世界中药市场新宠”上“捞金”,并非易事。近年来,金银花在中国10余个省市的种植量越来越大,仅在秀山,金银花种植面积就超过30万亩,市场饱和,金银花鲜花价格从最初的每吨2万元下降至4000元。
 
不过,看似产能过剩的金银花,在秀山并没有出现当年重庆青蒿“滥市”的窘况。该县的解决之道,是两种方式的深加工:一是生产一种名叫“真金白银”的金银花饮料,二是提取绿原酸,以之作为化妆品、食品和药品行业的添加剂。
 
林成芳介绍,在深加工后,秀山金银花附加值平均提高了5倍。
 
除了金银花,被纳入秀山农产品工业目录的,还有百合、白术、石斛、蛇足石松、白芨等。这些药材的种植面积,累计超过5万亩,在全国首屈一指,而它们通过深加工产生的附加值,远远超过金银花。
 
利润率更高的,还有黄精和天冬。目前,秀山已经邀请西南大学农学院,对这些在自然界极为稀缺的名贵药材进行“基因组培”研发,一旦成功,秀山有望在数个自称“药都”的中国城市中,取得中药品种优势。
 
“药都”给秀山带来了“双重喜庆”:一是已有16件商品获得著名商标品牌称号;二是“产业替代”初战告捷,非锰工业产值破天荒地达到69.8%。今年一季度,秀山GDP完成49.9亿元,增速19.2%,增速位列全市区县第一。
 
承接功能分区新举措:电子商务和通道经济
 
“锰都”走投无路,而“药都”初战告捷,秀山的转型,从一个经济发展的个案上,证实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关于五大功能区划分的适当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包括秀山在内的整个渝东南地区,都属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突出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功能,发展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
 
不过,这一全新的发展定位,也让代小红喜忧参半。喜的是“路径正确”,产业替代初见成效;忧的是消费品工业门类不齐,即便是目前牛刀小试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还远没有做精做透,带动力不够,还远没有构建起一、二、三产业协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同样以金银花为例,在秀山,这种随处可见的中药材,深加工转化率只有40%,剩余的60%,仍然以廉价的初级鲜花出售。
 
和金银花一样,该县的1000万只土鸡、10万亩油茶、7万亩茶叶、3万亩猕猴桃,绝大部分都是鲜货出售,附加值不高,且季节性强,潜藏着“丰年滥市、增产不增收”的风险。
 
“秀山中医药产值目前在区域经济中的占比有多大,能不能够上药都的称呼?”一名曾在秀山工作过的干部质疑。
 
现实挑战下,秀山新一轮的产业规划中,出现了两个新名词:电子商务和通道经济。
 
代小红介绍,所谓电子商务,载体是专事中药材网上交易的天地网,以及武陵山区农产品交易网。秀山指望通过这两大平台,让该县以中药材为主的农产品,实现无疆域销售,通过销售带动深加工生产,带动上游种植。
 
“把生产和销售都理顺了,资本周转的效率就会提高,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或企业就会增加,行业的经济总量就会上去。”代小红这样解释电子商务如何通过盘大一个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
 
所谓通道经济,指的是地处贸易通道的地区,通过对参与贸易的商帮提供服务,来赚取服务费。例如,古丝绸之路上的兰州、嘉峪关等城市,通过为过往商人提供食宿赚钱。
 
秀山地处渝、湘、黔三省市交界,三地选择在秀山进行贸易,交通物流成本较低。但秀山却并没能成为三地的物资集散地,人来车往匆匆而过,交易的附加值并没有沉淀下来,秀山徒有通道,而无通道经济。
 
两年前,秀山“如梦初醒”,先是引入民生能源集团在渝怀铁路秀山站附近打造“危化品物流园”,后又建立了16个中药材、建材、百货等专业市场,希望让三地的人流物流在此“停下脚步”。“3-5年,这些市场将形成年交易额300亿元的规模,让秀山GDP翻一番。”林成芳这样描述“药都”的前景。(来源: 重庆日报 )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