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下跌趋势将延续到明年一季度

焦炭下跌趋势将延续到明年一季度

  • 2013年12月24日 14:46
  • 来源:

  • 0
  • 关键字:焦炭
[导读]
中国铁合金网讯:在经历了11月份期价从通道下轨回升、出现一波约50元的中级反弹行情之后,进入12月份,受国内PMI指数开始回落、国家决心大力压缩钢铁过剩产能,并不惜采取对钢铁企业停产限电等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以及受美国退出QE3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大商所焦炭期价再次开始从通道的上轨掉头向下,并在12月中下旬出现加速下跌之势。截至12月22日,J1401本月最低曾跌至1451元/吨,虽然当周收于1472元/吨,但1450心理关口岌岌可危。主力合约J1405跌势更甚,创出自今年8月转势下跌以来的新底1534元/吨。周K线在前一周收出大阴的基础上,当周又收出光脚中阴,已经有效跌破了中期支撑线,显示出加剧下跌态势。
 
但同期,一级和二级冶金焦现货价(唐山产)在6月份触底1320元/吨和1270元/吨后,开始连续五个月的小幅回升。11月下旬在稳步上升至1470元/吨和1420元/吨的水平后,12月份期间,现货价格并未跟随期货价格回落,而是继续保持1470元/吨和1420元/吨的较高价位不变(图三)。究其原因,应该是前期期货价格升水太大,最终不得不向现货价格收敛的缘故。
 
由于2014年春节在明年元月31日,开年第一个月焦炭期价走势如何是市场关注的新焦点。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一.宏观经济因素对焦炭价格的影响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12月16日公布的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5,低于上月终值50.8,创三个月新低。虽然仍处于50荣枯线之上,但包括产出、就业、采购库存、投入和产出价格等分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就业和采购库存连续两个月在50以下,产出价格五个月来首度降至荣枯线下方,显示12月份中国经济有放缓迹象。
 
尽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于12月1日公布的11月份PMI为51.4,与上月持平,优于市场预期中值的51.1,但对于制造业PMI回暖的持续性,业内人士多持谨慎态度。12月制造业PMI能否持续回暖,仍有待观察。尤其是从库存指标来看,企业对于未来经济的展望仍然保持谨慎,PMI的分类指标显示,原材料库存下降了0.8个百分点至47.8,但产成品库存却比上月上升了2.3个百分点至48.6,这一升一降也表明由于终端需求不旺,企业并不急于补充原料库存。这与煤焦钢企业目前的状况十分相似。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明显回落,反映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比较谨慎。此外,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呈现回升;其余各指数有所回落。预计元月初即将公布的12月官方PMI值极有可能微降。
 
我们研究了中国官方PMI指数对焦炭期货价格的影响。从统计结果来看,发现二者的正相关性较强。即当PMI数据不佳时,焦炭价格总体亦呈现弱势不振;而当前者转好时,焦价总体亦呈现回升态势(见图四)。但在PMI由升转跌的关键点时,焦炭期价往往能提前作出反映,先于PMI转势;而在PMI由跌转升的关键点时,焦炭期价往往落后于PMI做出反映,即后于PMI转势。
 
我们可以具体对比一下。去年三季度开始,宏观经济出现回暖,焦价展开了一波涨势。今年6月份开始的这一波反弹与去年9月份的那一波涨势的宏观经济背景非常相似。去年8月份,中国官方PMI值为49.2,之后见底回升,而焦炭期价在8月份也构筑了底部,之后与PMI开始同步回升。今年6月份,中国官方PMI值为50.1,而7月份回升至50.3,钢价也是在6月份出现了底部,7月份明显回升,这与去年的情形是相似的。但目前焦炭期价已经出现了向下态势,而PMI仍在向上,根据上述“PMI由升转跌的关键点时,焦炭期价往往能提前作出反映”的规律性,我们认为,PMI在12月份的走势不容乐观,很有可能会掉头,这对焦炭价格的上涨产生抑制作用。
 
另一个对焦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是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2013年度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所作出的决定:将目前每月850亿美元债券的购买规模削减100亿至每月750亿美元。这一决定意味着,从今年5月份以来一直酝酿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退出将从明年1月份起正式启动实施。
 
由于美国实体经济部门复苏日益稳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只是时间问题,此举并不十分出人意料,尽管多数市场参与者没有想到是这个时间点。由于这一次金融市场对此反应相对温和,不像5月份伯南克暗示将退出量化宽松那样引爆大规模金融市场动荡,但金融市场本次反应相对温和,不等于金融市场所担忧的冲击不存在。在退出政策实施期间,将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一定冲击,对焦炭价格属于利空。至少在明年元月份开始实施第一步退出政策之后,才能对焦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利空影响是否减弱做再评估。
 
此外,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由于主要是制订大的原则和框架,具体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短期内对螺纹钢及焦炭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
 
二.环保及压缩产能过剩政策对焦炭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煤炭燃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2013年下半年,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和压缩产能过剩的力度而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对煤炭(包括焦煤)和焦炭后期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环保加码施压,河北省于12月10日至25日期间实行统一限电措施,限电量为1-10月份平均电量的50%,3天一抄表,主要涉及钢铁、焦化等高耗能行业。河北众多中小钢企开始停产检修。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次限电力度较大,有助于推动当地钢铁市场“供给做减法”。
 
业内人士认为,河北此次限电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控制钢铁产能,二是出于环保要求,主要是空气质量太差。随着近期钢铁业环保压力不断升级,使得这次限电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此外,据了解,12月20日,山东济南也已正式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济南钢铁、水泥、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共36家企业日前被要求停产、限产,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预计还会有更多的污染重点地区的政府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上述停产限电措施造成钢企对焦炭需求的不利影响,导致焦炭期货价格在消息公布之日便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考虑到两节将至,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不可能在元旦和春节期间有所放松,从而预示到明年2月份之前中小钢企对焦炭的需求都不容乐观。
 
三.供给因素对焦炭价格的影响
 
1.焦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尚无明显改观
 
具体到焦炭行业我们发现,焦化行业长期积弊的问题仍然存在,庞大的潜在产能是悬在焦价上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焦价持续走高,焦化生产企业就会产生复产冲动,焦炭的产量将迅速回升,从而使市场的供应资源增加,导致焦价的回落。根据测算,2013年,我国焦炭产能达到6亿吨以上,而新的产能仍在继续扩张。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建投产焦炉共19座,新增产能1185万吨/年,进一步加大了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压力。
 
2.焦炭供给量大幅增加
 
今年焦炭供给量远大于去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企业加紧生产。1-11月份,国内焦炭产量4.36亿吨,累计同比增长8.09%,较去年同期加快3.18个百分点。截至12月13日,产能小于200万吨的焦化企业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85%;产能大于200万吨的焦化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92%水平。焦化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大幅回升令焦炭供给压力增强,使得焦炭价格承压。
 
3.焦炭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
 
截止到12月20日,天津港、日照港和连云港焦炭库存总计298万吨,在10月中旬出现短暂下降至283.7万吨后再次攀升至29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其中天津港增幅最为明显,可见供给十分充裕。由于国内钢厂补库存行为已告一段落,从而将会对焦煤和焦炭采购意愿下降。预计到明年2月,各大港口和焦企的煤焦库存都将会有所增加。
 
三.需求因素对焦炭价格的影响
 
1.春节前钢厂焦炭补库需求较弱
 
据中钢协统计,12月上旬,钢协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69.51万吨,旬环比下降0.81%,预估全国201.29万吨,旬环比下降3.7%,明年一季度粗钢产量继续下跌是大概率事件。10月末钢厂焦炭库存曾经从8月初的10天上升至14天水平,但12月又回落到11天的水平,说明自11月后钢厂没有再继续补库,预计春节前钢厂对焦炭补库需求较弱。
 
值得注意的是,当钢厂焦炭库存可用天数增加时,焦炭期货价格跟随上涨;而当焦炭库存可用天数下降时,期货价格跟随下跌;说明钢厂增加焦炭库存有利于焦炭价格的提升。就目前库存可用天数情况看,这一数值仍处于自2011年以来的下降通道中,预计未来继续向通道下沿移动的可能性较大,从而预示着2月份之前焦炭期价将继续向下运行一段时间。
 
2.焦炭出口分析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由于2013年1月开始焦炭出口关税取消,导致焦炭出口同比增幅明显。1—11月,中国累计出口焦炭及半焦炭392万吨,同比大幅增加310%。不过相对于庞大的4.4亿吨/年总产量而言,这一数字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四.上游焦煤行业状况对焦炭价格的影响
 
1.炼焦煤供需矛盾分析
 
今年以来,国内炼焦煤供给整体偏宽松。从最新统计的炼焦煤供需平衡表来看,2013年炼焦煤总体表现供过于需。1-10月份,除2月、3月、6月三个月供略小于需外,其他七个月都是供给过剩,特别是近期连续四个月供给大于需求。可见供需矛盾表现较为突出,短期内炼焦煤供给过剩现象仍将延续。
 
目前,京唐港、日照港、连云港与天津港四大港口炼焦煤库存量一直维持在高位,周平均库存量为760.13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的634.7万吨上升125.43万吨或19.8%。上半年由于焦化企业开工率较低,炼焦煤进口速度与进口量都比较大,港口库存持续上涨,6月21日达到历史性高位846万吨后小幅回落,11月底再次回升到800万吨之上。
 
同时,7月份,随着终端钢材价格的小幅上涨,钢厂与焦化厂相应增加了对炼焦煤原料的补充。厂库炼焦煤总库存从6月的950万吨上升到11月下旬的1286.65万吨。半年不到,库存上涨了336.65万吨或35.43%,其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也从7月份的16.28天上升到11月底的19.78天高位。从近期各流动环节的库存来看,炼焦煤都表现较严重的供给过剩态势。
2.国产炼焦煤价格分析
 
整体来看,今年国内炼焦煤各品种平均价格持续下跌,11月29日,气煤含税平均价由2月初的973元/吨下降到目前的849元/吨;肥煤含税平均价由1227元/吨下降到目前1066元/吨;瘦煤含税平均价由920元/吨下降到目前832元/吨;焦煤含税平均价年由1274元/吨下降到目前1078元/吨;1/3焦煤含税平均价由1168元/吨下降到目前1015元/吨;各煤种下跌幅度达120-200元/吨不等。炼焦煤价格的下跌一方面是自身产能过剩所致,另一方面是受进口低价煤冲击的缘故。
 
3.进口炼焦煤数量与价格分析
 
2013年,我国炼焦煤进口数量保持较高水平。8月炼焦煤进口629万吨,同比增长接近150%,9月份进口725万吨,同比增长近200%,10月份进口小幅下降到605.27万吨,同比增长67.8%。1-10月我国炼焦煤进口数量为6079.51万吨,比去年同期4021.57万吨增加2057.94万吨或51.17%,单月环比增长速度也平均保持在22%的水平。
 
进口炼焦煤价格走势整体趋弱。其中,澳大利亚主焦煤(A天津港库提货价从年初1月份的1000元/吨下降到12月初的800元/吨,环比下降了200元/吨;美国1/3主焦煤(A8.5%,V29%,1%S,G85,Y16mm)天津港提货价从年初1月份的1050元/吨下降到12月初的900元/吨,环比下降了150元/吨。国外炼焦煤价格的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国内市场,助推炼焦煤价格下行。随着亚太地区主要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印尼等)汇率持续贬值,未来国际煤价仍有下降空间,从而压制国内煤价的反弹。
 
综上所述,上游炼焦煤价格的持续疲软,对降低焦炭成本具有直接影响,从而抑制焦炭价格的上涨。
 
五.下游钢铁行业状况对焦炭价格的影响
 
随北方阴霾天气的增加,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和去钢铁产能的力度。10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较9月份下跌了34.28万吨,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又较10月份下降了420.02万吨。
 
12月份日均粗钢产量为202.93万吨,环比下降3.34%,创下今年以来最低水平。预计2014年上半年,在环境保护、去产能政策力度加大影响下,粗钢产量增速将趋缓,从而对原料焦炭需求减弱。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发现,焦炭由于行业集中度低下,上游原料受控于煤炭企业,下游消费受制于钢厂自有的焦化厂竞争,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内难以改变,其价格的上涨与下跌在炼焦煤价格和钢材价格的走向中取得平衡。
 
预测2014年一季度,上游炼焦煤价格在结构性供给过剩的影响下维持弱势格局,而下游粗钢产量在环保、去产能力度加码影响下增速减缓和钢厂加强对焦炭库存上的管理等因素共同压制着焦炭价格的上涨动能。
 
尽管跌幅较大,但目前焦炭远期期货合约J1405价格仍高于现货价格,略超出正常的升水范围。主力合约J1405的1530元/吨期货价格要比目前全国准一级冶金焦均价1450元/吨高出80元/吨。虽然12月初出现的期现较大价差目前已经缩减了不少,但由于现货销售难度较大,焦企目前入市进行卖出套保或套利仍不吃亏。参考即将交割的J1401价格1470元/吨左右的价格,预计至明年2月前,J1405期价仍有跌破1500元可能。如果中途出现技术性反弹行情,则是企业进场卖出套保的良机。
 
从目前持仓来看,主力多空持仓变化不大,旗鼓相当,但前20名空头主力持仓大于多头主力持仓,表明机构仍不看好焦炭后市。
从J1405的日K线图表指标来看,目前期价正处于一个下降通道之中,但即将到达通道的下沿。结合MACD和KD指标都处于低位,我们判断近期期价将有向上反弹的动力。预计第一反弹目标为1550-1570元/吨的10日均线处,第二反弹目标在通道的上沿1600元/吨附近。如果上破1600则预示着整个下降通道的失效,期价将出现反转。但我们认为,至少在明年1月底的春节前,第二反弹目标较难达到。因此当期价反弹到1550—1570区间,是再次进场做空的较好时机,下跌目标在前期低点区域1480—1450元/吨。止损放在期价有效向上突破1600元/吨站稳后,到时再重新评估基本面因素的变化情况。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从焦炭的基本面因素分析来看,12月份国内PMI有下滑态势,企业对经济前景预期进一步谨慎,焦炭期价会先于PMI转势;美国明年1月开始实施的QE3退出措施也对包括煤、焦等大宗商品价格起到抑制作用;年底政府环保及压缩过剩产能政策力度的加大也对焦炭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分析焦炭行业本身的供给因素可以发现,下半年焦炭供给量大幅增加,特别是焦炭的产能过剩问题尚无明显改善,库存保持高位水平,而钢厂后期对焦炭的补库需求减弱,出口量也微不足道,总供给仍然大于总需求;上游焦煤行业由于自身突出的供大于求矛盾价格低迷,尤其是进口焦煤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导致其对焦炭的成本支撑力度较弱;而下游钢铁行业在环境保护、去产能政策力度加大影响下,粗钢产量逐月降低,从而对原料焦炭需求减弱。总的大环境对焦炭期价是较为利空的。因此我们预计,近期因跌幅过大,焦炭价格可能有小幅的技术性反弹发生,但时间不长焦炭期价就可能重拾跌势。主力合约J1405的下跌目标在明年2月份之前为1470—1450元/吨区间。抓住难得的反弹机会入场做空是明年2月份前的主要交易策略。
 
从技术图标上看,短期焦炭期价有反弹的空间和动能,但幅度有限。未来两个月期价要突破下降通道上轨1600元/吨反转难度很大。考虑到J1401接近交割,为规避流动性不足的风险,我们选择J1405合约为主要交易对象,并密切关注J1405反弹到在1550—1570区间的表现。1550元/吨附近可作为首先尝试性做空的可选择点位,入场资金用量15%;其次是等待期价反弹至1570附近,在此价位应加大做空力度,入场资金用量再加15—20%,总资金用量不超过35%,并可持有空单至1470—1450元/吨的目标区间。止损价位设置在期价有效突破并站稳在1600元/吨之际。(来源:和讯网)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