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思路正在调整,多用市场化的积极通道,取代简单的禁与堵等消极办法。提升国内钢结构绿色建筑的比重,被认为是一个以上下游联动升级来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积极途径。
但国内钢结构研发及生产领先的宝钢集团等业内人士认为,新型城镇化——建筑业升级——钢结构用钢材品种优化——吸收钢铁过剩产能,这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理论上很美,实际操作上困难不少,还需要政府、社会的协同。
40%与不足5%之间落差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钢结构绿色建筑上存在较大落差。
宝钢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荣亮援引相关的数据说,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占到钢产量的30%以上,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而在中国,目前年产钢已突破7亿吨,其中建筑用钢超过50%,但钢结构用钢不到6%,且钢结构建筑面积在总建筑面积中的比例不到5%。
40%与不足5%之间的巨大落差,反映出目前国内建筑业的现状。从高层和超高层公共建筑来看,东部地区基本已接受钢结构,中西部地区也在跟上。但在民用建筑这一方面,“大头”还是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
相关专家说,目前国内95%以上的建筑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这是造成建筑能耗大的主要原因。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材料回收利用率低,这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结构拆除后,主要的都是建筑垃圾,处理起来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
理论到实践需突破瓶颈
钢结构建筑理论上的美不言而喻:在全生命周期内可最大限度地储备废钢资源,成为“第二矿业”,促进钢铁业的产能合理并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优良,可减小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可尽快形成临时避难场所,灾后重建的费用也较低;可工业化制作,施工周期短,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有保障。
但是,从现状来看,理论上的美还远远没有转化成实践上的美。
国内的钢结构民居建筑领域,与产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上的各种良好预期相比,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发展的速度不是很快,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瓶颈:
首先是成本问题。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是第一位的。据测算,以往11层以上的钢结构建筑,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与一般建筑相比,相差500元左右。目前,这个差距已缩小到200元。但是,这个成本劣势还是客观存在的。
还有一个比较品质的问题。钢结构建筑客观上成本比较高,相应的人们对其品质的期望值就比较高。如果每平方米多花200元钱,在建筑品质上没有明显的高出一头的优势,或在居住体验上没有特别的感觉,开发商和消费者都不会有太大的积极性。
产业链的匹配也存在落差。钢结构建筑,涉及梁柱、墙体和楼板、门窗等各种结构及部件的配套。如果长期难以做到标准化、衔接化、装配化,钢结构建筑“又快、又省、又美观、又舒适”的特点就难以有效体现。
政策扶持与市场成熟之间如何寻找合适的互动点,也非轻而易举。钢结构是绿色产业,与政府的公共目标有呼应关系,所以政府在政策上应该适时有所扶持,比如在产业互动合作的公共平台建立上有所支撑,促进产业的成熟。
关键在于技术政策等多元领域有效集成
宝钢钢构等企业的负责人认为,钢结构产业到底能否成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积极通道,关键就在于能否在技术、政策等多元领域有效集成。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会有大发展。但必须注意的是,在相对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存在比较优势这个基础之外,还应着力提高其质量和舒适性,从而为钢结构住宅打造一个“性能好、品质高且节能环保”的明确的社会形象,满足市场需求。
钢构专家认为,钢结构民用建筑的市场开拓,可优先聚焦于那些相对规整简单的建筑类型,如办公、校舍、医院等建筑。在市场份额、社会影响力以及客户接受度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之后,再逐步聚焦到量大面广的居住类建筑上,采取迂回的发展战略。
发展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的最终目标,是由系统集成商为客户提供一个高性价比的建筑产品。系统集成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集成,“实现像造汽车一样地造房子。”郝荣亮形象地作了一个比喻。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